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444篇
  国内免费   188篇
  1753篇
  2025年   1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6年   5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8个乔灌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划定面积5 m×5 m和10 m×10 m样方的基础上,运用方差比率(VR)法及负二项参数(K)、扩散系数(C)、平均拥挤度(m·)和Cassie指标(CA)对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8个乔灌木种群的种间关联性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面积5 m×5 m的样方内,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枇杷柴[Reaumuria songarica (Pall.)Maxim.]、盐节木[Halocnemum strobilaceum (Pall.)M. Bieb.]、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 Bunge ex Boiss. et Buhse)、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盐豆木[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 (Pall.)Voss]、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 C. A. Mey. ex Schrenk)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C. A. Mey.)Bunge]8个种群总体联结性为显著正关联,种群间很少存在对资源的竞争;K值、C值和CA值的分析结果均表明胡杨、枇杷柴、盐节木、白梭梭、盐豆木和盐穗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多枝柽柳种群为均匀分布,梭梭种群为随机分布,但仅枇杷柴和盐节木种群为极显著的聚集分布.在面积10 m×10 m的样方内,8个乔灌木种群的总体联结性为不显著的负关联,显示种群间存在对资源的竞争,但稳定共存;8个乔灌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极显著的聚集分布.随样方面积从5 m×5 m扩大至10 m×10 m,8个乔灌木种群m·的排序位置发生了改变,显示种间竞争能力和种内自疏能力发生变化,其中,枇杷柴、盐穗木和梭梭的总体表现较强,多枝柽柳最差.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中,采用面积10 m×10 m的样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3.
松辽盆地白垩纪微体浮游植物群及其环境讨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该文报道了松辽盆地白垩纪丰富的非海相微体浮游植物群,主要是沟鞭藻类及一些绿藻和疑源类;论述了藻类的生物地层特征,自下而上初步划分出10个组合带;结合微量元素和古地磁等资料,较详细地讨论了含微体浮游植物组段的沉积环境,认为松辽盆地在白垩纪至少遭受过两次重要的海侵(分别在青山口组一段及嫩江组一、二段沉积时期),导致古松辽湖泊五种不同水体环境的演替,指出微体浮游植物组合的变化是受古盐度、古温度和古水深等因素控制的。此外,对有关组段的地质时代也进行了讨论,进一步补充了新的浮游植物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PCR的技术从质粒pAIFN中扩增人干扰素α-2b(Human interferon α-2b,HuIFN α-2b)编码基因,将其连接到pBI121双元载体构建植物真核表达载体pBIFN;用冻融法将该载体转染根癌农杆菌LBA4404;并用叶盘浸染法转化烟草叶片,经转化的烟草叶片的组织培养,诱导愈伤获得再生植株。通过应用PCR,RT-PCR,Wes-tern blot和WISH/VSV方法检测获得的烟草再生植株,结果表明HuIFN α-2b基因已成功整合进烟草核基因组并表达出具有活性的HuIFN α-2b蛋白。本文对HuIFN α-2b基因在烟草核系统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在烟草叶绿体系统中该基因的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测定池栽条件下灰潮土、水稻土、砂姜黑土上种植的强筋小麦‘郑麦9023’籽粒灌浆过程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5个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活性变化的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上种植的小麦籽粒中AGPP、UGPP、SSS、GBSS、SBE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花后18d,AGPP、UGPP、SSS和SBE活性达到峰值,而GBSS则在花后24d达到峰值。AGPP、SSS、SBE活性峰值表现为灰潮土〉水稻土〉砂姜黑土,UGPP峰值表现为灰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GBSS峰值则表现为水稻土〉灰潮土〉砂姜黑土。  相似文献   
6.
秦岭水灾迹地油松和华山松更新种群数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同植物种群种间比较研究利于揭示种群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该文研究了秦岭地区蔡玉河流域范家庄段水灾迹地恢复17年后群落优势种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和华山松(P. armandii)的种群数量特征。水灾灾后第一年(1989年)就有油松和华山松个体进入迹地,由于较大的高生长速度和侧生长速度,油松种群的平均高度和地径高于华山松,占据了较大的垂直和水平空间。相对来说, 油松和华山松高度结构和径级结构模式不同,二者均是小个体数量居多,大个体数量极少,但油松中等大小个体多于华山松。油松和华山松种群的年龄结构模式不同,油松的为单峰右偏曲线,华山松的则近似于正态分布。坡向对油松的年龄结构模式没有影响,但对华山松种 群有影响。油松和华山松种群不同高度级、径级和年龄级之间存在显著正或负相关关系,缺少一致性,表明种群大小结构不一定反映年龄结构。油松和华山松种群的密度动态和存活曲线类型一致,均为Ⅱ型,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种群动态。总体上说,油松和华山松具有不同的树种生物学特性,使得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同,但对种群更新存活动态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在全球范围内正逐年升高.危重病人鼻腔内携带MRSA是引起继发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效地消除鼻腔中携带的MRSA可预防医院内感染.通常要消除MRSA感染,临床选用万古霉素、莫匹罗星等强抗生素,但这类抗生素可引起机体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而限制其实际使用.因此,人们试图寻找一种非抗生素的生物法,维护鼻腔内微生态环境以消除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退耕模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Biolog_Eco生态培养平板技术,调查了喀斯特自然退耕(NT,撂荒)、人工种植经济林(CM,木豆-板栗)、免耕(PI,牧草-任豆)和传统耕作(MB,玉米-大豆)4种退耕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遗传分类和土壤细菌代谢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退耕模式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细菌代谢模式, 其中真菌群落更依赖于退耕模式,而细菌群落对季节变迁更敏感;短时期(6~7年)不同退耕模式下土壤中细菌遗传分类多样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济林与牧草地土壤真菌遗传分类多样性显著高于撂荒和传统耕作地(P<0.05);免耕牧草地土壤细菌代谢功能多样性显著低于其他模式(P<0.05).因此,真菌遗传多样性和细菌代谢多样性较细菌遗传多样性对退耕模式响应更敏感;土壤细菌群落对季节的变化比真菌敏感;木豆 板栗经济林对维持土壤微生物遗传和细菌代谢功能多样性具有优势,是较好的退耕模式.  相似文献   
9.
镧和钐对月季切花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5×10-3mol·L-1的La3+和Sm3+溶液均能改善月季切花体内的水分平衡,增加切花鲜重和维持花径大小,减少花瓣溶质外渗,维持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降低呼吸速率,使切花瓶插寿命延长2 ̄3d。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单爪螯蜂属二新种;梳垫单瓜螯蜂Anteon pectinarolium,sp.nov。和滑盾单爪螯蜂Anteon blanduscutum,sp.nov。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