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姜楠  刘晓光  潘皎  王雅洁  朱旭东 《微生物学报》2009,49(11):1459-1464
摘要:【目的】新型隐球酵母是人类条件致病真菌,主要感染免疫缺陷患者。该酵母最显著的特征是细胞外包被主要的致病因子-多糖荚膜,其调控机制复杂。本文研究旨在阐述编码铜依赖转录因子的CUF1基因对其荚膜生物合成的负调控作用。【方法】以野生型菌株为对照,对CUF1缺失的突变菌株进行菌落形态观察、荚膜墨汁染色的显微观察、细胞聚沉试验以及荚膜定量分析。【结果】与野生型菌株相比,Δcuf1突变株产生的菌落更粘,显微镜下亦可明显观察到荚膜更厚。同样数量的细胞,突变株聚沉平衡后体积更大。此外,荚膜粗提物定量称重分析也证明突  相似文献   
2.
[目的]新型隐球酵母是人类条件致病真菌,主要感染免疫缺陷患者.该酵母最显著的特征是细胞外包被着多糖荚膜,这一重要致病因子的调控机制复杂.本文研究旨在阐述编码铜依赖转录因子的CUF1基因对其荚膜生物合成的负调控作用.[方法]以野生型菌株为对照,对CUF1缺失的突变菌株进行菌落形态观察、荚膜墨汁染色的显微观察、细胞聚沉试验以及荚膜定量分析.[结果]与野生型菌株相比,△cuf1突变株产生的菌落更粘,显微镜下亦可明显观察到荚膜更厚.同样数量的细胞,突变株聚沉平衡后体积更大.此外,荚膜粗提物定量称重分析也证明突变株产生了更多的荚膜.并且外源铁可以回复△cuf1突变株荚膜过量产生的表型.[结论]铜应答转录因子1(Cuf1)对荚膜的生物合成具有负调控作用.Cuf1可能通过铁的高亲和吸收途径调控铁吸收而实现该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新型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neoformans)是人类重要致病真菌,主要毒性因子之一漆酶的表达受葡糖糖阻遏,机制未知。本文拟寻找参与葡萄糖阻遏的关键基因。【方法】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Agrobacterium tumefan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ATMT)建立一个容量约200000的随即插入突变文库,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从中筛选葡萄糖去阻遏的突变株。通过Southern确定突变株中T-DNA的拷贝数,利用反向PCR获得依赖葡萄糖的漆酶阻遏基因序列。【结果】筛选到了30株葡萄糖去阻遏突变株,Southern blot发现83%的葡萄糖去抑制突变株含有单个T-DNA拷贝。初步鉴定了可能参与漆酶阻遏的10个不同生物学功能基因,如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固醇的合成,几丁质的合成,GPI脂锚钩的合成等等。【结论】ATMT突变策略可以找到一些参与漆酶葡萄糖阻遏的关键基因,为理解漆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工业改进漆酶活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强  葛琴雅  潘晓轩  王宇  朱旭东  郭宏  潘皎 《生态学报》2014,34(6):1371-1378
古代岩画和壁画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的重要记录,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价值,但他们无时无刻不受到环境因素引起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劣化作用。近年,有关微生物对古代岩/壁画的危害逐渐受到关注。阐述了世界一些著名的岩/壁画文物的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如法国拉斯科洞穴岩画(Lascaux Cave)、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Altamira Cave)、敦煌石窟壁画、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以及我国东北地区公元5世纪的墓葬壁画等。通过对以上所述岩画和壁画微生物群落的分析比较,发现主要的细菌群落是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放线菌门以假诺卡氏菌为主。真菌群落主要以虫生真菌为主。进一步分析了岩画和壁画微生物病害的共性和区别,揭示了洞穴、墓室等特殊环境下的微生物群落特点,为防治古代岩/壁画微生物病害提供了以下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分辨率质谱(HRMS)和~H和~(13)C核磁共振(NMR)证明1株球毛壳菌Chaetomiumglobosum NKl02产生的杀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成分为球毛壳甲素(Chaetoglobosin A)。C.globosum NK102能够利用微晶纤维素、杨树叶和木屑合成ChA。在12 d发酵液中,3种培养基获得的ChA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PDA、杨树叶、微晶纤维素和木屑,产量分别为26.49、9.38、4.47和0.47 mg/L。通过在微晶纤维素培养基中添加表观遗传沉默抑制药物表明:100μmol/L 5′-AZA的添加使得ChA的产量提高至原来的3.6倍,100μmol/L SAHA将ChA的产量提高到原来的2.4倍,DMSO使得ChA的产量提高到原来的1.7倍。这个结果预示ChA的合成的某些基因受到表观遗传调控。  相似文献   
6.
枯草芽孢杆菌基因启动子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皎  张义正 《微生物学报》2004,44(4):457-460
利用启动子探针型载体pSUPV4直接在大肠杆菌 (Escherichiacoli)中分离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subtilis)WB6 0 0的基因启动子片段 ,获得 5 5个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重组子。对 3个抗性最高的重组子pSU -Bs2 ,pSU -Bs4 ,pSU -Bs8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发现 ,所克隆到的基因启动子片段均来自于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组 ,并且具有枯草杆菌基因启动子的保守序列。对抗性最高的Bs2片段进一步研究表明 ,它可以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地启动来自于短小芽孢杆菌的碱性蛋白酶基因的表达 ,也能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启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背景】定陶王墓地M2汉墓出土了一批处于防护层的重要汉砖,目前部分汉砖表面出现了真菌病害问题。【目的】根据现场文物保护状况,选取了5块汉砖表面的微生物病害样本,检测并分析了汉砖表面的真菌病害,将分离得到的7株真菌进行抑菌试验。【方法】使用扫描电镜观察、高通量测序、纯培养和抑菌试验等方法对样本中的真菌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未经抑菌处理的汉砖表面真菌病害问题严重,经75%乙醇和0.5%硝酸咪康唑处理过的汉砖表面真菌病害问题减弱。汉砖上的主要真菌不同,汉砖9表面含量最多的真菌为Boeremia,汉砖13表面含量最多的为虫草科(Cordycipitaceae)。然而硝酸咪康唑和硼酸硼砂并无抑菌效果,抑菌产品K100(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结论】本研究对分析和防治汉砖表面的真菌病害及对汉砖进行科技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连续数年位列高考"红牌警告"专业;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同时获得生物科学与技术的最新研究信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微生物类课程教学?这是每一位专业教师必须直面的课题。本文结合南开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微生物发酵工程"的建设,结合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谈谈我们对于微生物类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杨娇  李东  潘皎  朱旭东 《微生物学报》2011,51(6):740-746
摘要:【目的】Snf1/AMPK在真核生物中是重要的且高度保守的一类蛋白激酶。在新型隐球酵母中,SNF1 基因在调节致病因子的生物合成和细胞毒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进一步报道了该基因在维持细胞壁完整方面的新功能,这一功能在其他微生物中未见报道。【方法】利用荧光增白剂染料(Calcofluor white dye)染色,荧光显微观察细胞分离、胞壁完整性;利用恒定流速和压力水流冲击菌落,测定细胞黏附琼脂糖表面能力;在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刚果红(Congo red)染料和增白剂(Fluorescent Brightener 28)的培养基上观察突变株的生长情况,以验证细胞壁完整性。【结果】SNF1 基因突变菌株对细胞壁抑制剂SDS等敏感,表明细胞壁完整性的损坏;在葡萄糖固体培养基上表现为细胞与琼脂间的黏附力丧失;在热击压力下,该菌株不能正常生长,而这种生长缺陷能够被渗透平衡抑制。【结论】新型隐球酵母SNF1 基因对于维持细胞壁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影响细胞与琼脂间黏附作用以及细胞对抗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于淼  朱旭东  潘皎 《微生物学报》2011,51(11):1147-1453
本论文针对国内外最新的石质文物微生物的检测技术进行了论述,主要包括核酸分析鉴定方法、细胞膜分析法、次级代谢产物分析法和传统培养法等。并综合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对石质文物的生物保护提出展望。石质文物微生物的无损或微损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对于进一步清理石质文物的微生物污染,有效防治微生物对石质文物的腐蚀,保护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