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明山常绿阔叶林演替序列种群生态位动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4个演替序列(15、30、60、160年)的群落为对象,分析了演替进程中优势种群重要值、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云贵山茉莉(Huodendron biaristatum)、广东琼楠(Beilschmiedia fordii)分别是4个演替序列群落的优势种群,这些优势种群的作用明显,具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每个序列中较大生态位宽度的物种之间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也较高。较小重要值的物种具有较宽生态位的现象暗示了该物种有可能成为下一演替序列的优势物种,较小生态位宽度的物种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的现象是生境破碎化和空间异质性的结果。整个演替序列中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平均值共同呈现了逐渐下降并在最后阶段稍有上升的曲线特征,说明随着演替时间的增加,竞争以及环境资源的变化导致各物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生态位分化,种间生态位重叠程度降低,逐渐形成一个结构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方3种主要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国南方杉木、马尾松、桉树3种主要人工林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5个不同年龄各3块1000 m2样地(共计45块)的建立和调查,采用样木回归分析法(乔木层)和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地上凋落物)获取不同林型不同林龄径级样木和其它基本数据,探讨了3种人工林各组分各层次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分配特征及随林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与林龄密切相关,增长模型的拟合度均较高,相关显著;杉木、马尾松、桉树人工林的生物量随林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成熟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92.30、191.53、105.77 Mg/hm2,其中活体植物分别占95.76%—98.39%、75.01%—99.14%、85.60%—97.61%;生物量的层次分配乔木层占绝对优势,并随年龄而增加,其它层次所占比例较小,总体趋势为凋落物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器官分配以干所占比例最高,杉木、马尾松、桉树分别占54.89%—75.97%、49.93%—83.10%、51.07%—98.48%,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根的比例次之,枝叶所占比例较小,随林龄而下降;灌木层器官分配以枝的相对生物量较大,草本层的地上和地下分配规律不明显;与其它森林类型相比,杉木和马尾松的生物量处于中上游水平,桉树的生物量较低,但3种人工林的生产力均很高,分别为12.37、8.98、21.10 Mg hm-2a-1,均是光合效率高、固碳潜力大的中国南方速生丰产优良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3.
里骆林区杉木生态物候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杉木原产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现广植于秦岭、淮河以南各省区。50、60年代引种到昆仑山、海南岛和苏北平原。从而使植杉区进入了热带,越过了高峻的秦岭,范围已远远超出中亚热带。杉木生长地的地形、气候干差万别,杉木生长发育也大不相同。然而要深刻认识杉木生长发育的地理变异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必须经过长期、广泛、深入地杉木生态物候学研究,而它对于杉木速生丰产的理论与实践,都至关重要。我们于1981年在广西森林生态系统龙胜里骆定位研究站,对杉木生态物候  相似文献   
4.
尾叶桉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按径级标准木法测定了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器官生物量,建立了林木器官干重(w)与胸径和树高(D^3H)关系的相对生长方程,进而计算出尾叶桉林分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结果表明:东门林场10年生尾叶桉人工林平均生物量为144.85t hm^2,各器官生物量的在小序列为:干材(71.69%)〉根(14.21%)〉皮)7.99%)〉枝(4.71%)〉叶(4.71%)〉叶(1.40%  相似文献   
5.
田林老山中山两类森林凋落物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田林老山中山两类森林凋落物研究梁宏温(广西农学院林学分院,南宁530001)StudiesontheLitterfallofTwoForestTypcsinMid—AltitudeofLaoshanMountaininTianlinCounty.¥L...  相似文献   
6.
七坪林场常绿阔叶林凋落物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梁宏温  黎洁娟 《生态学杂志》1991,10(5):23-26,49
凋落物即来自林冠的落叶、落枝和落花果等有机残体。既是林木自身的代谢产物,又是森林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关天然林凋落物的研究,国内已有一些  相似文献   
7.
连栽桉树人工林生产力和植物多样性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连栽代次的尾巨桉人工林进行长期定位观测,研究林分各组成部分生物量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并采用趋势面分析方法分析生物量与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第1、2、3代7年生尾巨桉人工林的群落生物量基本相同,分别为102.22、105.11、102.66 t/hm2,其中乔木层林分生物量随着连栽代次呈增加趋势,第1代到第3代林分分别为81.48、88.36、92.28 t/hm2,平均净生产力分别为11.64、12.62、13.18 t/hm2·a,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无明显差异,但在各生长年份,随着代数增加也呈增加趋势.(2)尾巨桉林下植物及枯落物生物量明显下降,第1、2、3代灌木层生物量分别为8.47、6.89、3.09 t/hm2,草木层生物量分别为1.93、1.21、0.35 t/hm2,枯落层生物量分别为10.34、8.64、6.94 t/hm2.(3)连栽尾巨桉人工林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随着连栽代次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即林下植物多样性随连栽代次的增加而减少,物种生态优势度增加.(4)采用趋势面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不同连栽代次尾巨桉林地植物多样性增加则林地根系生物量和林下植物生物量显著增加,而对林分总生物量及其它器官生物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根据广西英罗港红树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 研究了5个主要演替阶段红树植物群落优势种地上部分的7种元素 (N、P、K、Ca、Mg、Na、Cl)含量、群落元素积累量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红树植物不同器官元素含量大小为:N、P、K均为花果>叶>枝>皮>干,Ca为皮>枝、叶>花果>干,Mg为花果>叶>皮>枝>干, Na、Cl为叶、花果>皮>枝>干;2)同一器官中各元素含量均以Cl、Na最多, 其次是N、Ca、K, 然后是Mg, 最少是P;3)随着进展演替, 红树植物群落优势种的N、P、K含量呈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10.
广西亚热带主要林型的树干茎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0~1991年对广西亚热带主要林型的树干茎流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广西亚热带主要林型的年树干茎流量为6.2~66.7mm,分别占林外降雨量0.5~3.3%;不同林型的年树干茎流率显示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占1.7~3.3%)大于针叶林(占0.5~1.4%)。树干茎流的大小主要受树皮的吸水性能、树木胸径、树干枝角与冠型结构、降雨量及降雨强度的影响。杉木林树干茎流营养元素的年平均浓度为8.707~14.848ppm,是林外雨年平均浓度(2.453~3.753ppm)的3.0~6.0倍;是林内穿透雨年平均浓度(5.861~10.454ppm)的1.4~2.0倍。说明树干茎流具有重要的水文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