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痫患者夜间睡眠呼吸障碍及相关事件的特点.方法:对90例原发性癫痫患者进行夜间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分析夜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睡眠各期SPO2值及相关腿动事件.结果:本组病人的PSG检测结果表现为SPO2监测显示有26.67%的患者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SAHS),合并SAHS组与不合并SAHS组在年龄、体重指数、是否合并高血压病方面进行比较P均<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病程、性别、发作形式、有无痫样放电、有无周期性腿动方面比较P值均>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O2仪显示癫痫患者夜间存在不同程度低氧事件,其中SPO2最低值均发生在REM期.肌电显示孤立性腿动指数增加人数为27例(占30%),周期性腿动指数增加人数为15人(占16.67%),其中因激醒事件及呼吸事件因素而导致腿动指数增加分别占一定比例,且腿动事件主要集中在NREM期.结论:原发性癫痫患者常伴有睡眠呼吸障碍及夜间低氧事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PQ中毒患者SOD、TNF-α、IL-6、PaO2、PaCO2、BUN和Cr水平,及血浆PQ浓度的变化,旨在探讨大黄在治疗PQ中毒中的作用。方法:3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治疗组(n=21),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甘露醇导泻,治疗组应用生大黄混悬液导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所有患者血清SOD、TNF-α、IL-6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患者血浆PQ浓度,并测定PaO2、PaCO2、BUN和Cr。结果:治疗组患者第1、3、7天PaO2、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BUN、Cr、TNF-α、IL-6水平和PQ浓度亦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黄可降低PQ中毒患者血中PQ浓度,抑制TNF-α、IL-6的表达,明显升高SOD的水平,改善PQ中毒患者肺、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高脂饲料饲养的SPF级C57 BL/6 ApoE-/-小鼠作为动物模型,研究茶多酚采食对其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饮水的方式给予ApoE-/-小鼠0.4、0.8和1.6 g/L的茶多酚,处理14 d时用PCR-DGGE分析对照组(CK)和茶多酚组小鼠新鲜粪便中肠道菌群的相似性和多样性。结果 UPGMA聚类分析表明,低剂量茶多酚组(LTP)、中剂量茶多酚组(MTP)这两组与对照组(CK)、高剂量茶多酚组(HTP)聚为两大簇。PCA分析显示,LTP组与CK组、MTP组、HTP组分别聚集在不同位置,有明显界限;多样性数据分析显示:CK组DGGE图谱的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H')与茶多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组与MTP组的均匀度(E)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0.015),说明中剂量茶多酚作用14 d后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的菌群分配相比均一性显著下降。结论连续处理14 d时CK组与LTP组、MTP组小鼠肠道菌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茶多酚对ApoE-/-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细菌在土壤中运移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多数细菌运移实验是在室内控制条件下土柱内进行,得到的结果却不尽一致,有必要对该方法进行标准化;此外,可采用与显微镜结合研究孔隙尺度下的细菌运移.本文认为依据对流—弥散方程建立的细菌运移的数学模型,在一定限制条件下,与实验结果拟合较好,但模型忽略了许多参数,如生长、死亡.若在大田尺度下应用,还应对机理理论、实验范围、尺度转换、模型建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鳃金龟中亚亚种是伊犁地区苗圃重要地下害虫,主要为害苗木、农作物、蔬菜等。作者对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有附图。用加强苗期管理、实行轮作、合理休闲等措施可控制其为害。药剂防治用50%增效辛硫磷拌种,用敌敌畏制成6%炉渣颗粒剂沟施效果都很好。  相似文献   
6.
漠尺蛾属研究及一新种记述(鳞翅目,尺蛾科,灰尺蛾亚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了漠尺蛾属Desertobia Viidalepp,1989的所有种类,共3种,包括1新种D.heloxylonia Xue,sp.nov.,提供了所有种类的成虫形态图.D.heloxylonia在新疆为害沙漠植物梭梭,详细描述了新种的外部形态特征、雌雄外生殖器特征、及鉴别特征,并描述了从卵至蛹的外部形态,附有形态及生态学照片.  相似文献   
7.
柑橘自交不亲和由S位点基因控制,前期SSH文库中筛选出1个自交不亲和相关的S蛋白同源基因(S-protein homologous gene,SPH),但其功能尚不明确。研究以‘无籽沙糖橘’和‘沙糖橘’为材料,利用反转录PCR技术克隆CrSPH基因,通过qPCR技术分析该基因表达特性,并进行原核表达和花粉萌发实验。结果表明,(1)CrSPH的CDS长度为417 bp,编码138个氨基酸,两材料间的CDS区存在3个碱基替换,引起2个氨基酸突变。(2)Southern杂交实验表明,CrSPH基因在两材料基因组中均以单拷贝形式存在。(3)qPCR实验表明,CrSPH基因在‘沙糖橘’花器官不同部位表达差异显著,子房中表达量最大,花瓣、花丝等组织中表达量均较低;在高表达的子房中,‘沙糖橘’表达量是‘无籽沙糖橘’的16倍,表明CrSPH基因在‘沙糖橘’中具有高度的组织表达特异性。(4)CrSPH基因在异交授粉第6,7天表达量最高,与其他时段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第6天表达量是第1天表达量的12.4倍。(5)原核表达实验成功诱导出CrSPH蛋白,离体花粉萌发实验表明,随着异源‘无籽沙糖橘’CrSPH蛋...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利用组学方法从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续随子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 LPAT)家族基因,并对其基因结构、蛋白理化性质、进化关系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等技术对该基因家族的时空表达特性进行分析,以探讨ElLPAT家族基因在调控种子脂肪酸生物合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从续随子基因组共检测出5个LPAT家族基因,分别命名为ElLPAT1~5;ElLPAT1~5基因编码氨基酸长度介于237~388 aa之间,理论等电点在6.23~9.56之间。(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5个ElLPATs蛋白分别属于3个亚类,其中ElLPAT1属于1型LPAT,ElLPAT2和ElLPAT3属于2/3型LPAT,ElLPAT4和ElLPAT5属于4/5型LPAT。(3)实时荧光定量qRT-PCR结果显示,5个ElLPATs基因在续随子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ElLPAT1ElLPAT4在各组织中表达量较低;ElLPAT2在各组织中表达量较高,且在种子中表达量最高。研究推测,ElLPAT2在续随子种子油脂合成代谢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