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草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功能衰退与H_2O_2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NicotianatabacumL.cvNC89)为材料,研究了叶片发育过程中H2O2积累与叶绿体光合功能衰退、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关联。结果表明,光合功能衰退过程中,各光合参数均表现为先缓慢后快速的下降趋势,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下降较电子传递活性下降迅速,H2O2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RuBPCase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显著负相关。H2O2的定位染色也证实光合功能衰退与H2O2积累密切相关。APX和GR在光合功能可逆衰退阶段维持较高水平,不可逆衰退阶段下降稍快。烟草叶片光合功能衰退快于AsA-GSH循环运转的下调。  相似文献   
2.
莱茵藻胞外碳酸酐酶分子定位与活性诱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胞外碳酸酐酶是藻类CCM机制和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组分 ,藻类从高CO2 转入低CO2 浓度培养时可诱导出胞外碳酸酐酶。应用金标免疫分子定位和pH调节对胞外碳酸酐酶分子定位和CO2 诱导机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胞外碳酸酐酶主要分布于胞壁空间 (细胞质膜与细胞壁之间 ) ,且细胞壁上也有较多分布 ,细胞壁外分布较少。说明胞外碳酸酐酶能从胞壁空间穿过细胞壁。通过CO2 诱导和pH调节(升高 ) ,均可提高碳酸酐酶活性 ,且pH提高幅度越大 ,胞外碳酸酐酶活性也越大 ,说明胞外碳酸酐酶的CO2 诱导与pH调节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个在田间发现的水稻叶绿素b含量低的突变体叶片的光合功能衰退。和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光合功能在叶片一生中较稳定;超氧阴离子和H2O2含量低,但活性氧清除系统的SOD和CAT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由于突变体叶片中还原态辅酶Ⅱ和氧化态辅酶Ⅱ的比值低于野生型,因而认为其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羧化反应消耗电子速率之间比野生型更加平衡,是其光合功能较野生型稳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1、5mmol·L(-1)抗坏血酸及0.1、0.5mmol·L(-1)过氧化氢于暗中处理小麦离体叶片的结果表明:前者明显提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产生,使小麦叶片衰老延缓;后者对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不大,略微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也明显促进蛋白水解酶活性的上升,导致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加速,从而促进小麦叶片衰老。  相似文献   
5.
扬麦5号旗叶光合功能衰退进程中光合膜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旗叶自然衰退过程中光合膜特性变化的结果表明,光合功能高值持续期类囊体膜电子传递活性均维持较高水平,多肽组分也维持相对稳定;进入光合功能的速降期后,活性呈快速下降趋势,类囊体膜小分子多肽等组分均出现不同降解。旗叶全展后叶绿体ATP含量在高值持续期维持一定水平;进入速降期后,对应于光合膜电子传递活性及P/O值,叶绿体ATP含量变化存在“滞后”的现象;强光逆境下,速降期类囊体电子传递活性受抑制程度比高值  相似文献   
6.
胞外碳酸酐酶是藻类CCM机制和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组分,藻类从高CO2转入低CO2浓度培养时可诱导出胞外碳酸酐酶。应用金标免疫分子定位和pH调节对胞外碳酸酐酶分子定位和CO2诱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胞外碳酸酐酶主要分布于胞壁空间(细胞质膜与细胞壁之间),且细胞壁上也有较多分布,细胞壁外分布较少。说明胞外碳酸酐酶能从胞壁空间穿过细胞壁。通过CO2诱导和pH调节(升高),均可提高碳酸酐酶活性,且pH提高幅度越大,胞外碳酸酐酶活性也越大,说明胞外碳酸酐酶的CO2诱导与pH调节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外源精胺、亚精胺明显抑制离体小麦叶片老化过程中蛋白水解酶活性上升;小麦叶片老化期间内源精胺、亚精胺含量逐渐下降,与蛋白水解酶活性升高对应。  相似文献   
8.
土壤干旱对水稻叶片光合速率和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适应性广的水稻品种“汕优 6 3”为材料 ,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但适应性较差的品系“NAU30 3”为对照 ,比较了不同阶段的叶片光合机构对于干旱处理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汕优 6 3”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在逆境条件下仍能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 ,这可能和叶片中碳酸酐酶活性对逆境的响应程度高有关。这种对干旱逆境的适应性反应只在叶片光合功能的可逆衰退阶段发生  相似文献   
9.
低温下强光胁迫对小麦叶片光系统I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低下强光胁迫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扬麦5号苗期叶片(第三叶)类囊本膜上PSⅠ-200颗粒光化学特性和组分的影响。光胁迫条件下,PSⅠ-200颗粒的电子传递活性受到抑制,4℃条件下光胁迫的抑制程度低于25℃下的抑制,25℃条件下,光胁迫导致PSⅠ-200颗粒还原侧19kD及LHCⅠ等多肽降解;而4℃条件下,19kD保持稳定,但LHCⅠ等多肽在光胁迫处理过程中却发生降  相似文献   
10.
小麦旗叶自然衰老过程中清除活性氧能力的变化   总被引:89,自引:0,他引:89  
野生一粒小麦(Triticum boeoticum Boiss)、栽培小麦“扬麦五号”(T.aestivum L.)的旗叶自然衰老过程中,活性氧清除系统中各部分的清除能力下降是不均衡的。在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叶绿素含量缓降期),SOD的活力略有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却迅速下降,同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P)活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上述SOD、CAT、ASP活力变化的不均衡,最终导致H_2O_2的迅速累积,从而使叶片迅速进入衰老(叶绿素含量速降期),于是SOD活力迅速下降。野生一粒小麦活性氧清除系统中各部分清除能力失衡过快,可能是其早衰的原因之一。H_2O_2的迅速累积与叶片衰老的启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