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综合纲是形态十分特殊的多足动物类群,其系统发育地位一直备受争议。目前,综合纲的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研究相较其他节肢动物类群欠缺,全世界仅记录204种,且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亚洲和非洲地区的研究十分匮乏。综合纲1目2科13属的分类体系较为完备并被广泛采用,但其内部幺蚰科和幺蚣科之间进化关系尚不明确。综合纲与少足纲、倍足纲共同组成前殖孔类的系统发育假说得到了形态学及分子序列数据等方面的支持,但意见分歧依然存在。中国综合纲动物的系统学研究较为薄弱,目前仅有零星的报道。现从经典分类学和系统发育学两个方面对综合纲系统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推动中国综合纲动物系统学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小型节肢动物无形态损伤的DNA提取方法,并在双尾纲、原尾纲和弹尾纲中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高效的提取三类小型节肢动物的DNA,并用于扩增目标基因序列,凭证标本的回收质量高,有助于进一步的分类鉴定。该方法有望对螨、蚜虫、介壳虫、蚤等其他小型节肢动物的分子鉴定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采自陕西省翠华山的新异蚖属1新种,即陕新异蚖Neanisentomonshaanicum sp.nov.。新种主要特征为:前足跗节感器b′-1和c′缺失,感器d极长大;腹部第Ⅴ~Ⅵ节背板缺少前排刚毛A3,毛序为8/16,第Ⅶ节背板缺少前排刚毛A1和A3,毛序为6/16;雌性外生殖器具有明显的鸭头状的头片。该新种可以通过前足跗节感器d的长度和雌性外生殖器等特征与已知种类区分。文中同时列出了新异蚖属的世界种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卜云  郑哲民  赵鹏鹏 《四川动物》2004,23(4):344-345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宁夏的蝽科昆虫两个新记录种:日本真蝽Pentatoma juponica Distant和浩蝽Okeanos quelpartensis Distant。  相似文献   
6.
COⅡ基因在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卜云  郑哲民 《昆虫知识》2005,42(1):18-22
细胞色素氧化酶Ⅱ(cytochromeoxidaseⅡ,COⅡ)基因位于线粒体DNA(mtDNA)上,编码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该亚基为细胞色素c提供重要的结合位点。COⅡ基因进化速率较快,是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理想的分子标记。目前,已经利用该基因从各个分类水平对昆虫系统发育关系、物种形成与分化、种群遗传与变异及生物地理等方面做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利用该基因可以很好地解决昆虫属、种及种下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问题,但是在解决科、亚科等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时仍存在一些局限,COⅡ基因与其他mtDNA及核基因的联合分析能够更好地解决昆虫的系统发育问题。  相似文献   
7.
扩增并测定了我国蝽科4亚科8属11种昆虫线粒体COⅡ基因585 bp的序列,对序列的碱基组成、转换颠换、遗传距离等进行分析,探讨了COⅡ基因在该科的分子进化机制.并基于COⅡ基因序列数据,分别采用邻接法(NI)、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推论法(BI)建立蝽科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蝽科昆虫COⅡ基因A T含量平均为71.7%,存在较强的A T含量偏向性,氨基酸的变异率为27.2%;亚科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168~0.242之间,大于亚科内属种间的遗传距离,蝽科与盾蝽科2外群之间遗传距离最大,两科之间存在明显的间断.分子系统发育树表明,短喙蝽亚科为蝽科中较为原始的类群,分化较早,益蝽亚科与舌盾蝽亚科关系较近,形成一对姐妹群,蝽科中捕食性种类--益蝽亚科是较为特化的类群,它是由植食性种类分化而来.蝽科4亚科间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为Phyllocephalinae (Pentatominae (Asopinae Podopinae).  相似文献   
8.
9.
首次记述了采自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种原尾虫,即南山夕蚖Hesperentomon nanshanensisBuetYin,2007,青海聂娜蚖Nienna qinghaiensis BuetYin,2008和多毛中国蚖Zhongguohentomon piligeroumZhangetYin,1981。补充描述了南山夕蚖的第Ⅰ幼虫和童虫,以及多毛中国蚖的第Ⅰ、Ⅱ幼虫和童虫。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作者采用野外调查和群落多样性指标数据统计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世博会会址区域内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了解该地区的土壤健康状况,并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采样共获得土壤动物10,765头,隶属于23个类群。中小型土壤动物中蜱螨目是该地区的主要优势类群,弹尾纲是次优势类群;大型土壤动物中,后孔寡毛目为主要优势类群,等足目、鞘翅目和腹足纲为次优势类群。总体结果显示:该地区土壤动物种类丰富,其垂直分布整体遵循随土壤层的加深而递减的趋势;但水平分布因采样点的不同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