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1975年和1987年分别在湖南宜章和云南景东采到角蟾属Megophrys标本2种。经与角蟾属已知种对比,特别是与相近种白颌大角蟾M.lateralis(Anderson)在外部形态和头骨特征方面的深入研究,其差异明显,被确定为2新种,即莽山角螗M.mangshanensis和腺角蟾M.glandulosa。本文对2新种的形态和生态资料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3.
西藏两栖动物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5—9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到西藏南部的亚东、错那、墨脱—带进行了重点调查;在日喀则、朗县、林芝、波密、芒康等地作了短期调查。发现二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凸肛角蟾 Megophrys pachyproctus Huang,新种(图1) 模式标本 正模(770650号),配模(770652号),副模1(770651号),西藏墨  相似文献   
4.
1977年7月28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动物考察队,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背崩海拔1,200米的山林中获得一雌性蜥蝎标本,经鉴定为喉褶蜥 Ptyctolaemus gularis Peters。现将主要形态特征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