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调查和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菌株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分析2009年至2012年血培养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及菌株资料。结果2009年至2012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液分离株共80株,其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e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MRSA)占50%。2009年至2011年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逐年提高,2012年呈下降趋势。其中MRSA血流感染患者多为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留置静脉导管及体腔引流管、气管插管、联合使用抗生素、住院时间长为易感因素。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液分离株中,MRSA检出率高,占50%,临床表现大多较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及重视和预防院内感染后能明显降低MRS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地区2007年到2010年奇异变形杆菌的临床分布与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到2010年临床分离奇异变形杆菌的资料及整体耐药情况;对保存的耐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或厄他培南(ETP)的菌株进行复苏,并做Hoage试验进行产碳青霉烯酶的确认,同时对试验菌株进行耐药基因的PCR扩增检测。结果2007年到2010年,奇异变形杆菌在临床各送检样本中以痰液分离率最高:51.1%、34.4%、22.1%和35.4%,其次为尿液:14.3%、28.O%、34.9%和33.6%;耐药监测分析显示,4年间对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基糖苷类耐药率相对较高且较为稳定;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最低但增加明显,亚胺培南从2007年的1.8%升到2010年的16.1%,美罗培南从2007年的1.7%升到2010年的16.8%。15株耐碳青霉烯类菌株中,Hoage试验阳性7株,6fn。基因阳性11株,blaCTX-M基因阳性13株。结论本地区奇异变形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最低,但增加明显。位于质粒上的blaKPc基因所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和6如cTx-M基因所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本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改良离心集菌法,测定其是否能使抗酸杆菌的诊断更为安全简便。方法选取传统的抗酸杆菌直接涂片法1+和1+以下的阳性标本100例,用改良离心集菌法复检;再配制浓度为10000、5000、1000和100条/mL的痰菌液各100份,分别用直接涂片法和改良离心集菌法检测其检出限和检出率;最后以日常门诊标本1036例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临床应用检测和分析。结果100例直接涂片法1+和1+以下的阳性标本改为改良离心集菌法复检,结果为4+有93例、3+为7例;直接涂片法和改良集菌法的检出限分别为1000和100条/mL;10000、5000、1000和100条/mL的痰菌液用直接涂片法和改良离心集菌法检测其检出率分别为97%、53%、5%、0%和100%、100%、94%、7%。1036例日常标本用直接涂片法和改良集菌法检测的阳性率分别12.74%和16.47%。结论改良离心集菌法的阳性率高于直接涂片法,检出限低于直接涂片法,不但大大改善了实验室和实验人员生物安全,还弥补了直接涂片法中对结核杆菌在痰液中分布不均一性带来的漏检的方法局限性,因此改良离心集菌法是安全、简便的抗酸杆菌实验室值得推广使用的新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现状,以及是否可以继续将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临床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经验用药.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分离的1 07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进行分析;统计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等11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在痰标本分离率为81.5%,61.3%是ICU的痰液;对常用的抗生素耐药率基本都>65%以上,头孢哌酮/舒巴坦2008年耐药率为9.3%,2009年为12.7%,2010年为14.4%,2011年为14.7%,2012上半年直接上升到44.6%.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的分布主要集中在ICU,常用经验用药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性也呈上升趋势,我们应警惕并高度重视该菌感染及耐药监测,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全面了解2株耐药产气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的耐药机制.方法 2株耐药产气肠杆菌:zjm001株和zjm002株,分离自2012年3月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血液标本,做gyrA和parC基因扩增、测序、GenBank比对确认菌种,再用PCR法分析39种β-内酰胺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14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7种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11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结果 zjm001株的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检出CTX-M-3,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出ant(3”)-Ⅰ,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检出gyrA突变,可移动遗传元件检出int Ⅰ 1、ISEcp1、IS26、IS903;zjm002株的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检出ACT-1、CMY-2,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检出gyrA突变.2株耐药产气肠杆菌的gyrA基因序列均为新变异型,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X268598,JX273641.结论 2株耐药产气肠杆菌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相符.在耐药产气肠杆菌中发现DNA旋转酶A亚单位基因gyrA新变异型是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人体肠道细菌群落与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定植有100万亿细菌,这占到了人体细菌总量的绝大多数。一旦肠道菌群失调,就会产生一系列疾病。本文介绍了人体肠道细菌群落异常与5种肠道疾病和5种肠道外疾病的关系,并推荐用益生菌和益生素来治疗人体肠道细菌群落异常。为了解人体肠道细菌群落和人体健康的关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已启动了人类微生物组计划,欧洲委员会也正在资助人类肠道宏基因组学项目,而中国在此项目中亦取得了可喜进步。基于肠道宏基因组的个体化医疗时代已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筛选治疗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敏感性抗生素。方法用氯霉素、多西环素、磷霉素、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对已知blaKPC-2菌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氯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磷霉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20%、17%、15%、6%和5%。结论本研究所选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常规抗生素,为治疗产blaKPC-2菌株提供新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