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以脱脂菜籽粕酶解的复合氨基酸为主要原料,螯合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16(4 5)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pH值、温度、时间和配位比对螯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因素的高低顺序为:配位比>pH值>时间>温度.结果表明,复合氨基酸与铜螯合的主要影响因素为pH值和配位比,且配位比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最佳工艺条件为:时间50 min,温度50℃,配位比2∶1,pH为9,此条件下的复合氨基酸螯合铜的螯合率为94.59%,氨基酸含量为30.2%.  相似文献   
2.
以本实验室构建保存的天冬氨酸脱羧酶工程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基因表达,对所得到的重组胞内融合表达型天冬氨酸脱羧酶蛋白进行体外复性研究,考察温度、复性液的pH、复性时间、复性液种类等因素对重组天冬氨酸脱羧酶体外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复性液为pH8.7的Tris-HCl缓冲液,在保温时间2h,温度40℃下,复性效果最好。另外一些pH能达到8.7的缓冲液复性效果都不如Tris-HCl缓冲液。  相似文献   
3.
以大肠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得到天冬氨酸酶基因,将其重组于胞内融合表达型T载体中,重组质粒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SDS-PAGE分析表明,工程菌经IPTG诱导,表达大量表观分子量约75kD的融合蛋白。经试验,工程菌细胞具有较高的天冬氨酸酶活性,融合形式的酶最适温度37℃,最适pH8.5,融合伴侣DsbA的存在对酶活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种稀有的天然氨基酸-麦角硫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角硫因是自然界中一种稀有天然氨基酸,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国外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目前国内相关报道很少。文章对麦角硫因的理化特性、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生物学功能、代谢过程及其分离纯化方法作了简单介绍,并展望了麦角硫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脱氢酶催化羰基不对称还原制备光学纯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亮氨酸脱氢酶能选择性地催化α-酮酸,氨化还原得到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本文综述了亮氨酸脱氢酶的来源,理化性质,底物特异性,酶基因工程菌构建等方面的内容及研究进展。从辅酶再生策略,酶膜反应器两方面讨论了其工业化应用,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小分子泛素相关修饰物(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SUMO)是一类具有高度保守序列的低分子量蛋白.在蛋白质的融合表达中,SUMO作为融合标签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其他传统融合标签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二硫键形成蛋白A、硫氧还蛋白等相比,SUMO具有防止蛋白降解、促进蛋白折叠、能被SUMO蛋白酶专一性识别切割并在目的蛋白上不会留下氨基酸残基等优点.本文综述SUMO融合蛋白及其配套的SUMO蛋白酶在融合表达中的优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高效融合表达的甲酸脱氢酶(FDH)工程菌,用PCR方法从毕赤酵母GS115(Pichia pastoris GS115)基因组DNA中克隆FDH基因,测序发现第106位多出一个脱氧腺嘌呤核苷酸,基因定点突变后重组至胞内融合表达型T载体pET-DsbA-T,得到重组质粒pET-DsbA-FDH,转化E.coli BL21(DE3),获得胞内融合表达型FDH工程菌。SDS-PAGE分析表明,融合蛋白表观分子量约为65×103,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于胞内。进一步研究得知,酶的最适温度为54℃,最适pH为8.5;金属离子对酶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DTA能增强酶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