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1.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中耐热蛋白酶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鸟枪法把嗜热脂肪芽孢杆菌313一l(供体菌)染色体上的蛋白酶基因克隆到质粒pPL603上,并在枯草杆菌中得到表达。此基因位于6.6kb的EcoRI酶切片段上,带有重组质粒的枯草杆菌所产生的蛋白酶活性比供体菌株约提高30倍左右。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5℃,最适pH为7.0左右,是一个中性蛋白酶,在80℃作用30min后仍保留85%以上的酶活。  相似文献   
2.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淀粉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BR322作为克隆载体,从嗜热指肪芽孢杆菌658染色体上克隆了两个a-淀粉酶同功酶基因,这两个基因分别位于5.4kb和9kb的两个HiND酶切片段上。带有这两个基因的两个大肠杆菌克隆株所产生的a-淀粉酶活力在不同程度上比原来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658菌株的活力高,除了它们的酶反应的最适pH值相同外,它们的酶活力、耐热性、分泌性、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枯草杆菌中通过细胞融合的质粒转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在PEG存在下,枯草杆菌BD366(pUB110)菌株和G1菌株的原生质体以10~(-6)—10~(-4)的融合率发生融合。在染色体的抗药性标记、营养要求和一般细菌学特征鉴定方面,多数融合子相似于亲本G1,所不同的是质粒上的抗药性标记相同于另一亲本菌株BD366,并且在高渗培养基上具有独特的菌落形态。融合子的以上一些特征极为稳定。高温能使质粒pUB110消除,质粒消除后融合子的菌落形态转变成为亲本G1的形态特征。我们认为双亲细胞融合后没有发生遗传重组,而是在分裂过程中发生分离,于是质粒pUB110可能出现在G1细胞中,因此本文为通过细胞融合的质粒转移和由于某一特定质粒的存在而改变菌落形态提供了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4.
芦荟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荟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广泛地供作药用及食用。本文从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两方面综述了芦荟属(Aloe)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为芦荟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6.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抗药性质粒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堆肥和污泥中分得8株抗药性高温细菌,经电泳检查有质粒存在,对其中1株具有卡那霉素和链霉素抗性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T617-8的质粒DNA,用电镜测得分子量为26.6×10~6道尔顿。T617-8(Km~rSm~r)菌株经溴化乙锭处理后,对卡那霉素敏感,同时质粒消失。为此确证,卡那霉素抗性是由质粒所控制。以T617-8的质粒(Km~r)DNA,对消除质粒后的菌株(Sm~r)的原生质体进行转化,获得了抗卡那霉素和链霉素的转化子。  相似文献   
7.
石椒草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椒草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有较多的分布,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药之一。本文概述了石椒草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以间二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具有降血糖活性的二氢查尔酮类化合物davidigenin,4′-O-methyldavidigenin和4-O-methyldavidigenin.目标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经ESI-MS和1H NMR数据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