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佳参数,为临床提供更加规范性的治疗,进一步提高电针疗效。方法:将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73例单膝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疏波组、密波组两组,均针刺患侧膝眼穴,疏波组接2Hz连续波治疗,密波组接40Hz连续波治疗,采用WOMAC评分对两组治疗后疼痛、僵硬、躯体功能进行评估,同时判断1个疗程及3个疗程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完成第一疗程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P均<0.01,说明两组在疼痛疗效上存在差异。而两组僵硬和躯体功能评分的比较,P>0.05,显示两组没有统计学意义。第3疗程后,两组WOMAC总分比较,P均<0.01,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第3疗程症状积分低于第1疗程,说明第3疗程后症状改善优于第1疗程。结论:电针疏波组在改善疼痛上优于密波组;第3疗程后,总体症状改善情况优于第1疗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评价应用密盖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40例女性病人,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5岁,均经过临床X线检查确诊,应用密盖息四周后,对疼痛缓解时间、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疗效评估,并经一年门诊随访,总结其疗效.结果:随访1年后,统计达到优20例,良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0%以上.结论:密盖息对膝骨关节炎治疗达到止痛、控制和预防膝骨关节内翻、外翻畸形,在临床治疗提高疗效起到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造成尿酸盐结晶沉淀在皮下组织、关节周围、骨骼及尿路而引发的病变。发作时以足拇趾及踝关节红、肿、热、痛多见,呈间歇性反复发作。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性关节炎患病率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尤高。痛风性关节炎作为一个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着患病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并不能改变其病理性质,且毒副作用较大、效果不持续,临床多以排尿酸药、糖皮质激素及秋水仙碱等一些口服药物为主。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对该病的研究,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了较大的进展,临床上取得令人乐观的成果。本文着重从中药内治及中医外治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佳参数,为临床提供更加规范性的治疗,进一步提高电针疗效。方法:将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73例单膝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疏波组、密渡组两组,均针刺患侧膝眼穴,疏渡组接2Hz连续波治疗,密波组接40Hz连续波治疗,采用WOMAC评分对两组治疗后疼痛、僵硬、躯体功能进行评估,同时判断1个疗程及3个疗程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完成第一疗程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P均〈0.01,说明两组在疼痛疗效上存在差异。而两组僵硬和躯体功能评分的比较,P〉0.05,显示两组没有统计学意义。第3疗程后,两组WOMAC总分比较,P均〈0.01,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第3疗程症状积分低于第1疗程,说明第3疗程后症状改善优于第1疗程。结论:电针疏波组在改善疼痛上优于密波组;第3疗程后,总体症状改善情况优于第l疗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评价应用医院自制制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0例病人,均经过临床X线检查确诊,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外敷二号敷药,对照组外用扶他林乳胶剂四周后,通过WOMAC量表和本体感觉进行疗效评估,总结其疗效。结果:治疗四周后,对照组的晨僵、活动困难分和关节被动角度重现(PAR),主动角度重现(ARA),被动运动阈值测量值(TDPM)与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二号敷药对膝骨关节炎治疗可以达到缓解晨僵,提高活动度和改善本体感觉,在临床治疗提高疗效上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性关节炎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增高.但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对该病并没用一个确切规范的诊疗方法,临床多以缓解症状,控制疾病发展速度为主要目的.目前,有许多报道显示,针灸尤其是以电针为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已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