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1.
构建了SARS冠状病毒主要蛋白酶3CL^pro及其缺失N端七肽即N-finger的突变体3CL^pro(△1-7)融合表达质粒,并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得到的融合蛋白经肠激酶酶切,亲和层析,最终得到纯化的3CL^pro。及其突变体3CL-(△1-7)。酶活性实验显示,去除N-finger多肽的突变体3CL^pro(△1-7)丧失了3CL^pro所具有的对含有其自动水解位点的荧光底物的水解活性,表明处于非酶活性中心的N—finger多肽是酶活性所必需的。利用固相合成法,进一步合成了N—finger七肽。酶抑制实验表明N—finger七肽表现了对3CL^pro部分竞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疱疹病毒科中最大的病毒,结构复杂,其感染在人群中非常普遍,近年来免疫妥协(immunocompmmised)群体尤其是移植群体中的HCMV潜伏感染和激活感染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本文就HCMV的感染与免疫、HCMV的致病机制、宿主的抗感染与免疫、HCMV的免疫逃逸、HCMV的潜伏与激活及HcMV相关研究的困境与展望近年来此方面研究新进辰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寡核苷酸芯片法、实时荧光PCR和测序法在对慢性乙肝患者病毒基因分型的比较和方法学评价。方法:对126例不同基因型的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用寡核苷酸芯片法、实时荧光PCR法和测序法进行基因分型,并评价各种方法的临床表现、所需时间和检测成本。结果:寡核苷酸芯片法、实时荧光PCR分别能检测到1%和0.1%比例的基因型。在126例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样本中,寡核苷酸芯片法、实时荧光PCR和测序法分别检测出41(33%)、41(33%)和45(36%)例为B型,76(60%)、76(60%)、81(64%)例为C型。寡核苷酸芯片法、实时荧光PCR均检出9例B、C混合基因型。在三种检测方法中实时荧光PCR是最快速和廉价的。结论:寡核苷酸芯片法、实时荧光PCR能检出B、C混合基因型,而测序法只能检测出样本的主导基因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