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一种磁铁控制高频心脏起搏频率的设计方法。这种起搏器的刺激频率可高达 4 92ppm ,而且脉冲输出频率可根据需要用磁铁从 2 31~ 4 92ppm加以调控。因为起搏器主要用于动物实验 ,所以起搏器的体积较小 ,只有 9mm× 36mm× 4 0mm ,重量也只有 2 0g左右 ,而使用寿命却在半年以上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基于脑电图进行无创性病灶定位的研究,特别是基于等效电流极子定位法,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并已经投入到正式的临床应用之中,因此等效电流极子模型在脑电图分析中逐步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文介绍并分析了等效电流极子模型在脑电分析以及阿尔滋海默病症(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诊断中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3.
心室纤维性颤动是一种最严重的异位心律失常,它往往是导致心脏病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室颤的治疗,电除颤的疗效最为肯定。电除颤又可分为体外除颤和体内除颤二种,其中体内除颤比体外除颤所需的能量小得多,只需25~60焦耳就够了。目前国外已有自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AICD)问世。这种除颤器是利用一根放置在心内的导管电极和心外膜电极作为放电脉冲的刺激电极,同时它们又是室颤讯号的接收电极,一旦室颤发生,且持续时间超过5~10秒种,被AICD感知后,除颤器就通过电极向心脏  相似文献   
4.
负载变化键控(Load—Shift—Keying)也被称为反射调制^[1]。LSK运用于耦合线圈中次级线圈阻抗的变化能经耦合反射至主线回路并对主线圈回路产生影响这一性质,从而通过调制负载阻抗来实现信号的传递。线圈的耦合系数七是表征线圈间耦合程度的参量。本文在介绍负载变化键控制原理的同时,提出了对实际回路中线圈耦合系数七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用22只犬建立实验模型。除颤脉冲采用非周期性衰减波,通过四种不同的除颤电极系统向心脏发放:1.双极导管电极;2.多极导管电极;3.导管—杯状心外膜电极;4.导管一体表电极。共除颤151次,成功133次,其中小于30J(焦耳)的成功除颤93次。上述各种电极在除颤能量小于30J时以导管—杯状心外膜电极的除颤成功率为最高,达84.5%。测量9只犬的导管除颤电极心肌阻抗值为431±117(?)(欧姆)。研制了一种多道除颤信号的A/D、D/A接口,在微型计算机上进行了除颤脉冲的波形分析和除颤能量的计算等试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