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研究使用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全敲除的雄性C57BL/6(B6)小鼠(Musmusculus domesticus),通过分析不同周龄小鼠的睾丸脏器系数、睾丸组织细胞形态、精子运动参数、配种后母鼠产仔数及子代雄雌比等生育指标,探讨ALDH2基因敲除对雄性小鼠生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野生型(WT)小鼠相比,5、7、10周龄ALDH2基因敲除型(KO)雄性小鼠睾丸脏器系数显著降低(P <0.05);睾丸组织细胞间质变大,精子活率显著降低(P <0.05);产仔数和雄雌比显著降低(P <0.05)。本研究为揭示乙醛脱氢酶ALDH2基因在雄性小鼠生殖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2010年10月—2011年9月,对长江口北支水域轮虫和水体理化因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轮虫19种,隶属于7科,17属,以腹尾轮虫科、腔轮科和臂尾轮科为主。舞跃无柄轮虫和针簇多肢轮虫出现频率高。其中,春季、秋季和冬季的优势种皆为舞跃无柄轮虫,夏季的优势种则为针簇多肢轮虫。轮虫年平均密度为1.40±1.11 ind·L-1,各月平均密度的变化范围为0.2~4.4 ind·L-1,秋季最高(2.25±1.7 ind·L-1)冬季最低(0.93±0.69 ind·L-1),距入海口最近采样点(S5)轮虫全年密度最低(1.00±0.67 ind·L-1)。应用Primer软件,对每月轮虫的群落密度进行聚类分析和MDS分析,两者分析结果一致,1、2、3和9月轮虫密度相近,5、8和11月差异不大。CCA分析表明,盐度是影响轮虫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火索藤(Bauhinia aurea)的鉴别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解决其真伪辨别的问题,分析其药效不一的原因,该文采用基原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火索藤开展生药学研究。结果表明:(1)火索藤为多年生粗壮木质藤本,其茎、叶、花、果实表面均被红棕色茸毛。(2)茎横切面皮层可见大量石细胞群及晶纤维,髓部常见草酸钙簇晶、方晶;叶横切面显示其叶为异面叶,皮层可见草酸钙簇晶、方晶,韧皮部可见分泌腔断续排列成环,韧皮部外侧常见晶纤维。粉末中可见草酸钙簇晶、晶纤维、石细胞、具缘纹孔导管、非腺毛、气孔。(3)各批次火索藤TLC斑点与对照品金丝桃苷、落新妇苷、槲皮苷在薄层色谱图的相同位置上显相同颜色荧光。(4)落新妇苷和槲皮苷进样量分别在0.005 888~2.355μg(r=0.999 6)、0.039 55~1.582μg(r=0.999 8)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42%、104.2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值分别为2.55%、1.79%。该文建立了火索藤的生药学鉴别方法和一种同时...  相似文献   
4.
胆汁酸是一类胆固醇的代谢物,在机体胆固醇与能量代谢平衡和小肠营养物质吸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肝脏是合成胆汁酸的主要场所。饥饿条件下,胆汁酸从肝脏分泌进入胆管并被储存到胆囊;进食后胆囊收缩,贮存的胆汁酸被排出进入小肠。在小肠中,95%的胆汁酸会被小肠重新吸收,通过肝门静脉返回肝脏,这一过程被称为胆汁酸的肝肠循环。胆汁酸一方面作为乳化剂促进小肠中脂类等物质的吸收及转运,同时也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与多种受体结合,包括核受体法呢醇X受体(farnesoidXreceptor,FXR)、维生素D受体(vitaminD receptor,VDR)、孕烷X受体(pregnaneXreceptor,PXR)以及细胞膜表面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cellmembrane surface receptor-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TGR5)等,在调节体内胆汁酸的代谢平衡、糖脂代谢与能量代谢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白介素1-(interleukin-1, IL-1)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等协同作用构成了胆汁酸合成的精密调控网络。本文主要综述了胆汁酸的合成调控及其功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胆汁酸代谢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北支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周年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对长江口北支水域的浮游植物进行周年调查,共采集到183种(包括变种和变型),隶属于7门60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有35属137种,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75%。周年优势种为具槽直链藻、中肋骨条藻、条纹小环藻、两栖颤藻、小伪菱形藻双楔变种、颗粒直链藻和小环藻未定种。本次调查中,季节间浮游植物的丰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各月间浮游植物丰度差异显著(P〈0.05),全年丰度在2.83×10^3~6.18×10^4cells/L之间,其中6月的丰度最高,1月的丰度最低,全年的平均丰度为1.73×10^4cells/L。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浮游植物丰度与硝酸盐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与氨氮浓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含氮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