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溶剂极性及盐酸胍对碳酸酐酶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外荧光光谱为检测手段,比较研究了溶剂极性及盐酸胍对碳酸酐酶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盐酸胍浓度小于1mol/L时酶呈天然构象,1.5mol/L-2.0mol/L的盐酸胍导致该酶呈伸展构象;而乙醇不以导致该酶产生稳定的中间态构象,1mol/L和3mol/L的甲醇以及3mol/L的乙醇对盐酸胍致碳酸酐酶中间态的影响不大,甲醇略使致中间态的盐酸胍浓度下降,乙醇略使之上升。  相似文献   
2.
通过RNase A的水合等温线,确定RNase A吸附水时所处的相对湿度及其水合值的关系;将标记上自旋探针(马来酰亚胺氮氧自由基)的RNase A溶液经透析后冷冻干燥并装入样品管后,在不同相对湿度下与水相互作用,待吸附平衡后将样品管密封测其ESR波谱,找出谱图上的Amax与RNaseA水合值的关系;从而建立了含微量水的RNaseA分子运动与其水含量关系的检测方法,得到导致RNaseA分子开始运动的  相似文献   
3.
生物膜及其功能的量热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膜具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因此近十几年,国际上对生物膜的研究已深入到生物学、医学的各个领域,成为当前分子生物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七十年代以来,很多物理学和生物学技术都证明膜脂流动性是膜结构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膜行使多种功能的重要体现。膜中各部分的流动性是不均匀的,它与环境及生理状态有关。生物膜的流动性主要体现为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运动性。膜脂的流动性主要是指膜脂中脂肪酸烃链的运动。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膜脂大多呈液晶相,当温度降低至某一温度时,  相似文献   
4.
5.
蛋白质的初级结合水对于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及热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将不同吸附水量的牛血清白蛋白样品密封入铝制挥发型样品盘中,用P/E DSC_(-2)型差示扫描量热计对蛋白样品的变性温度、变性焓及变性前后的比热变化等热力学参数进行测量。实验证明,随水含量增多变性温度T_D下降,当含水量R(克H_2O/克BSA)>0.24时T_D的下降渐微,当R=0.5时T_D通过最小值后又略有增大。变性焓ΔH_D也与水含量密切相关,当R<0.5时ΔH_D渐趋恒值,为200千卡/克分子。本实验还观察到在低含水量范围内0.02相似文献   
6.
癌细胞中水的物理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5种非代谢溶质在细胞内外平衡分布系数q值的测定,定量地描述细胞水的极化程度.结果表明,Ehrlich腹水癌细胞中的水呈极化多层状态;37℃培养的癌细胞比25℃培养的癌细胞中水的极化程度低;正常细胞中水的极化程度最高,癌细胞次之,死细胞最低.  相似文献   
7.
通过RNaseA的水合等温线,确定RNaseA吸附水时所处的相对湿度及其水合值的关系;通过将酶与底物的水溶液在低温下混合,冰冻和冷干后的酶-底物复合物在不同相对湿度下与水相互作用(酶反应)两天,经0.01NNaOH猝灭反应后用紫外差吸收光谱法测相对酶活;从而建立了含微量水的RNaseA活性的测定方法,并得到诱发RNaseA活性的最低水含量阈值约为0.16克水/克酶,即当一个RNaseA分子周围有约122个水分子时RNaseA开始具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溶液可逆热变性及其与肽链构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量扫描量热技术及远紫外圆二色谱研究了蛋白质水溶液的浓度和pH对蛋白质热变性可逆性的影响及其与在热变性时肽链构象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蛋白质溶液的浓度为0.04%、pH为3时可实现完全可逆的热变性,然而蛋白质溶液宏观上的热变性并不意味着微观上蛋白质分子肽链的完全伸展。  相似文献   
9.
热容是描述宏观系统状态的基本热力学函数——焓对温度的导数,即c_p=dH(T)_p/dT人们之所以要对一个系统进行热容测量,是因为用作为焓的导数的热容去描述系统的状态对温度的依赖关系要比用焓去描述更为严谨。某些热分析技术(如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直接测量的正是热容而不是焓变参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和热重分析技术分别测定了结合有不同脂肪酸的牛血清白蛋白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水合值R、热变性温度T_D及变性焓ΔH_D。实验结果表明,在任一实验相对湿度下,脂肪酸含量的增加均导致牛血清白蛋白(简称BSA)的水合值增加,其增加程度因脂肪酸的种类而异;在低相对湿度下,脂肪酸含量的增加对BSA的热变性起敏化作用即使T_D降低;而在高相对湿度(例97%)及水溶液状态下,脂肪酸含量的增加对BSA的热变性起保护作用即使T_D增加,其影响程度为月桂酸>油酸>硬脂酸。月桂酸和油酸使BSA的ΔH_D增加,硬脂酸使其ΔH_D降低。实验还表明脂肪酸与低温吸热峰的出现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