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腹锦鸡血细胞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了探讨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血细胞的形态特征,为生理学研究提供生物学基础资料,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红腹锦鸡血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红腹锦鸡红细胞呈椭圆形或扁圆形,表面光滑,具核;白细胞为球形,体大,淋巴细胞表面有绒毛状突起,嗜中性粒细胞核一般分2~5叶,嗜酸性粒细胞核一般分2叶,嗜碱性粒细胞核分2~3叶,单核细胞表面粗糙不平,核大,呈肾形或圆形;凝血细胞呈球形或不规则形。  相似文献   
2.
红腹锦鸡和丽纹龙蜥视网膜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探讨动物视网膜结构与机能的关系,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比较观察了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丽纹龙蜥(Jspalura splendida)视网膜的结构。结果表明,红腹锦鸡、丽纹龙蜥的视网膜均由四层细胞构成,在光镜下均可分为十层结构。红腹锦鸡视网膜平均厚225·2μm,视细胞与节细胞数比约为2:1;丽纹龙蜥视网膜平均厚156.2μm,视细胞与节细胞数比为1:1。红腹锦鸡、丽纹龙蜥视网膜视细胞的平均密度分别为(124828±24404)个/mm2和(33165±7034)个/mm2。显示了红腹锦鸡和丽纹龙蜥均具有昼行性动物视网膜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妊娠及哺乳期小鼠(Mus musculus)注射麻黄素后对仔鼠肝组织TGF-β1及c-Fos表达的影响,将30例受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麻黄素组。麻黄素组小鼠从受孕第3天开始连续腹腔注射6.0 g/L麻黄素溶液直到分娩后15天,每天注射2次,每次0.2 ml;对照组每天2次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称量检测仔鼠体重和肝重的变化,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仔鼠肝组织中细胞生长因子TGF-β1和原癌基因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麻黄素组仔鼠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体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或P0.01),仔鼠肝组织中TGF-β1和c-Fos蛋白阳性表达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强(P0.05或P0.01),表明妊娠及哺乳期小鼠注射麻黄素影响仔鼠肝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X射线辐射对仔鼠胃蛋白酶活性、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及胃中Bax蛋白和Ghrelin表达的影响,对170只仔鼠用不同辐射剂量(0,4,12,20,28 Gy)X射线进行全身辐射,分别在辐射后1,5,10,20 d用比色法检测仔鼠胃蛋白酶活性和十二指肠中脂肪酶活性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中Bax蛋白和Ghrelin的表达和分布,并用Image-proplus 5.0专业图像分析软件检测Bax蛋白和Ghrelin在胃中的表达强度。结果表明,X射线辐射影响发育期仔鼠胃蛋白酶和十二指肠脂肪酶的活性以及胃中Bax蛋白和Ghrelin的表达。仔鼠胃蛋白酶活性除在辐射后1 d时高于对照组外,其它辐射后各期均低于对照组,仔鼠十二指肠中脂肪酶活性在辐射后均低于对照组;Bax蛋白主要在仔鼠胃黏膜上皮细胞中表达,其表达水平随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强;Ghrelin主要在胃内分泌细胞中表达,辐射后其表达水平降低。X射线辐射影响仔鼠消化酶活性,这可能与胃中Bax蛋白和Ghrelin的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比色法测定不同剂量(0.0、0.5、2.0、3.5、5.0、6.5Gy)X射线辐射对不同发育期(1、5、10和20d)仔鼠肝脏及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X射线辐射后小鼠的体重、皮毛及肝、肾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为电离辐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经2.0、3.5、5.0和6.5GyX射线辐射后的仔鼠体重降低;3.5、5.0和6.5Gy辐射后3d开始脱毛,10d脱毛处开始长出新毛,6.5Gy辐射组鼠脱毛处皮肤出现紫斑;0.5Gy辐射组仔鼠肝脏及肾脏中SOD活性在辐射初期升高,后逐渐降低至近似正常水平,其它各组则先降低,后缓慢升高但始终低于对照组;0.5Gy辐射组仔鼠肝脏及肾脏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至近似正常水平,其它各组则先升高,后缓慢降低,始终高于对照组;0.5、2.0Gy辐射组其仔鼠肝脏及肾脏CAT活性在辐射后初期降低,后升高,最终至近似正常水平;其它各组则在初期升高,后降低。辐射后一段时间内检测各组仔鼠肝脏及肾脏中各种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正常的趋势。表明X射线影响生长发育中仔鼠的体重、皮毛生长及肝、肾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且剂量因素的影响大于时间因素。大剂量电离辐射对发育期仔鼠具有损伤作用[动物学报54(6):1029-1037,2008]。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扫描镜观察了,ABS丁酮溶液灌注双斑锦蛇肺毛细血管构筑结果为:这种蛇肺壁内面不仅有密集的网状隔膜和次级隔膜,还有三级隔膜,表明比两栖动物肺结构复杂,有利增加呼吸面积。  相似文献   
7.
黄脊游蛇肺微血管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俞诗源 《动物学报》1997,43(2):214-215
  相似文献   
8.
家鸡肾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家鸡肾脏的组织发生和相关蛋白——TGF-α和EGFR的表达与调控,综述了家鸡肾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小脑皮层的结构特征,观察神经丝蛋白抗体RT-97、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及Bax蛋白在小脑皮层中的表达,利用组织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小熊猫小脑皮层的显微结构,检测了RT-97、KGF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小脑皮层从外向内依次可分为分子层、Purkinje细胞层、颗粒层3层.RT-97在小熊猫小脑皮层Purkinje细胞层、颗粒层中神经细胞的轴突、分子层中颗粒细胞的轴突及小脑髓质中有阳性表达;KGF在小脑皮层分子层、Purkinje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及髓质中均有阳性表达;Bax蛋白在小脑皮层分子层、Purkinje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中有阳性表达.RT-97、KGF和Bax蛋白在小脑皮层神经结构的构筑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大(狂鸟)(Buteohemilasius)、长耳鸮(Asiootus)的血象、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正常值及血细胞的形态特征,为其健康检测和保护提供参考资料,采用纽巴氏法、沙利氏比色法、离心法、瑞士染色等方法检测了大(狂鸟)和长耳鸮的血象,利用全自动血液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了两种鸟的19项血液生化指标,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对其血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狂鸟)的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及凝血细胞数量均高于长耳鸮,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在两种鸟类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理生化检测中,大(狂鸟)的谷草转氨酶、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均高于长耳鸮,且大(狂鸟)的无机离子中的钠和氯离子浓度也高于长耳鸮,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谷丙转氨酶和肌酐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尿酸和葡萄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狂鸟)和长耳鸮的血细胞形态相似。种属不同及生活习性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两种鸟类血液生理常值差别及显微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采样时的机体状况、营养状况及测试操作方法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