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D-二聚体,IL-1β和TNF-α水平在老年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8月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有无继发癫痫分为脑梗死癫痫组(65例)和单纯脑梗死组(4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D-二聚体,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D-二聚体,IL-β和TNF-α水平脑梗死癫痫组和单纯脑梗死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而脑梗死癫痫组较单纯脑梗死组提高更为明显(P<0.01).65例脑梗死伴癫痫的患者中,正常范围者4例,轻度异常10例,中度异常30例,重度异常21例.而脑梗死癫痫组的D-二聚体,IL-1β和TNF-α水平随着脑电图严重程度增加而水平逐渐增高(P<0.01).结论:D-二聚体,IL-1β和TNF-α可能参与了脑梗死继发癫痫的发病过程,是反映癫痫发病的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脂蛋白Rv1016c在Mtb感染和结核病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Mtb脂蛋白Rv1016c基因导入野生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 MS)构建重组菌株MS-Rv1016c,比较脂蛋白Rv1016c对菌体生长、成膜能力、细菌聚集、毒力等方面的影响,评估重组菌株MS-Rv1016c对自噬的影响。结果 Rv1016c基因的导入,因过表达脂蛋白使得MS的菌落变大、褶皱增加,使菌体聚集度降低,使细菌成膜速度加快、生物被膜产量增加;Rv1016c显著抑制巨噬细胞自噬,促进细菌在细胞内持留。结论 Rv1016c能够促进MS生物被膜形成,抑制细胞自噬,增强细菌毒力。为研究脂蛋白在Mtb致病机理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铜离子调控木质纤维素降解和糙皮侧耳形态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在木质素的降解中起重要作用。铜离子对漆酶的产生和活性有重要影响。通过向秸秆固体培养基中添加铜离子,研究铜离子对糙皮侧耳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木质纤维素降解和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铜离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漆酶的活性,添加3mmol/L铜离子在第7天漆酶活性比对照高出71.2%,28d后添加铜离子的样品木质素降解率稍高出对照,添加铜离子能促进糙皮侧耳原基的分化和子实体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针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DNA疫苗,基于质粒A39构建了p-VAX1-Ag85B-Rv3425-Rv2029c-PPE26 (V569)质粒DNA,并对其免疫原性及保护性进行初步研究。免疫性评价试验共分6组:PBS、p-VAX1-Ag85B(A)、p-VAX1-Ag85B-Rv3425(A3)、A39、V569和BCG,采用左后腿肌内注射C57BL/6小鼠,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构建斑马鱼-海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模型,将PBS、A、A3、A39、BCG、V569分别通过腹腔注射免疫斑马鱼后,每日注射地塞米松10ug诱导海分枝杆菌复发感染,对斑马鱼肝脏进行菌落计数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显示,与BCG组相比,V569能引发实验小鼠强烈的细胞免疫反应(IFN-γ高水平分泌),外周血CD4/CD8 T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在斑马鱼-海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复发模型中,与BCG 免疫组相比,V569免疫斑马鱼后可显著减少其肝脏中海分枝杆菌数量,斑马鱼存活情况得到显著改善,表明V569 DNA疫苗可能是一种抗结核潜伏感染的候选DNA疫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