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该研究探讨整合素β3胞浆段RGT序列在整合素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利用IL-2R胞外段和跨膜段(Tac)与整合素β3胞浆段全长或截短序列构建Tac-β3嵌合体,即Tac-β3和Tac-β3Δ759,使其分别在表达GPIbIX、整合素αIIbβ3的CHO细胞株(IbIX/IIbIIIa-CHO细胞株)中稳定表达(即IbIX/IIbIIIa-CHO/Tac-β3、IbIX/IIbIIIa-CHO/Tac-β3Δ759细胞株)。利用竞争酶联免疫法对Tac-β3嵌合体进行定量,观察IbIX/IIbIIIa-CHO/Tac-β3、IbIX/IIbIIIa-CHO/Tac-β3Δ759细胞株在固相化纤维蛋白原上的伸展情况(代表外向内的信号转导);Co-IP研究Tac-β3嵌合体、β3与下游信号分子Src的结合情况。结果发现:竞争酶联免疫法证实了两个细胞株的Tac-β3嵌合体表达都高于野生型β3,保证了Tac-β3嵌合体对内源性β3在结合胞内分子中的显性负效应;IbIX/IIbIIIa-CHO/Tac-β3细胞株在固相化纤维蛋白原上的黏附伸展能力受到抑制,而IbIX/IIbIIIa-CHO/Tac-β3Δ759细胞株在固相化纤维蛋白原上的黏附伸展能力并未受到明显影响。Co-IP结果显示:Tac-β3能结合内源性Src,而胞浆段RGT序列缺失的Tac-β3Δ759则不与内源性Src结合。选择性地破坏Tac-β3的Src结合能力即足以去除其对外向内信号转导的显性负效应,从而表明:整合素β3尾端RGT序列与Src的相互作用在这一信号转导通路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Ⅱ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报道的cDNA序列,用RT-PCR的方法从美洲商陆夏季的叶片中克隆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Ⅱ(pokeweedantiviralproteinⅡ,PAP-Ⅱ)基因。将PAP-Ⅱ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 )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PAP-Ⅱ蛋白在BL21(DE3)菌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经过溶解包涵体、复性和BBSTNTA树脂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高纯度的PAP-Ⅱ蛋白。用非放射性基于ELISA方法检测经过复性纯化后PAP-Ⅱ蛋白和蓖麻毒素A链(RTA)在体外对HIV-1整合酶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约为303μg/mL,220μg/mL。用MTT法分析PAP-Ⅱ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复性纯化后蛋白对HEP-G2和Hela细胞有细胞毒作用,IC50分别为93μg/mL,102μg/mL,说明了PAP-Ⅱ蛋白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构建的PAP-Ⅱ表达系统所表达的蛋白经复性后具有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PAP-Ⅱ的抗HIV-1机制和抗肿瘤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