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1982~1992年和2001~2002年上海奉贤地区每年3月~6月灯诱捕蚊的现场调查数据,采取相关对比分析、统计分析、天气图分析法,探讨三带喙库蚊春季首次出现、季节分布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带喙库蚊季节分布按蚊虫密度变化划分为首次出现期、季节增多期和混合发生期三个时期。三带喙库蚊春季首次出现的温度条件是:首现日当天和前1天的日平均气温均≥11.0℃,其2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值≥25.5℃,或首现日当天、前2天和后1天任意连续3天的日平均气温均≥11.0℃,其3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值≥34.0℃,结果三带喙库蚊春季首现日和首现日温度日期的差异在1~2天内(91.7%)。三带喙库蚊季节增多期其逐候蚊虫密度(Y1)与平均气温(X1)呈显著的正相关,用一元回归方程表示为:Y1=-9.3534+0.7217X1;至候平均气温≥18℃(平均始日为5月3日)进入三带喙库蚊混合发生期。总体上三带喙库蚊蚊虫密度季节分布与平均气温、“S”系风向变化存在密切关系。首次出现期至季节增多期三带喙库蚊突增日与锋面天气活动存在着较大的关联,候平均气温≥18℃是三带喙库蚊大量发生和进入峰期重要的温度指标。上述结果提示上海地区三带喙库蚊春季和初夏随气流北迁降落的可能性相当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