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3(IL-13)与干扰素-γ(IFN-γ)在儿童特应性皮炎(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AD患儿120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欧洲特应性皮炎评分标准(SCORAD)将其分为轻度组(n=33)、中度组(n=53)、重度组(n=34),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IL-13和IFN-γ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比较各组IL-13、IFN-γ与Ig E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IL-13、IFN-γ、Ig E两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儿童治疗前IL-13、Ig E水平高于对照组体检时,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体检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L-13与Ig E呈正相关关系(r=0.762,P0.05),IFN-γ与Ig E呈负相关关系(r=-0.673,P0.05),IL-13与IFN-γ呈负相关关系(r=-0.672,P0.05)。轻、中、重度组患儿治疗前的IL-13、IFN-γ、Ig E水平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治疗前IL-13、Ig E水平高于轻度组,IFN-γ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治疗前IL-13、Ig E水平高于中度组,IFN-γ低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IL-13水平和Ig 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儿外周血IL-13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二者可能通过影响Ig E水平,引起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失衡,从而参与A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