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粘虫是吉林省粮食作物的大害虫。本文为作者于1953—1962年研究粘虫的一部分工作,目的在于分析吉林省粘虫发生猖獗世代的虫源问题。我们怀疑春季出现的大量成虫有两种可能来源:(1)本地越冬的成虫、蛹或幼虫;(2)由外地迁入。通过研究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1.粘虫在吉林省一年完成两个世代。春季发生的第一代是猖獗世代,幼虫为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繁殖虫源主要来自5月下旬到6月上半月出现的成虫。 2.粘虫在当地的入冬虫态,有幼虫、蛹及成虫。经过发生地的越冬调查及野外试验,证明粘虫在东北和内蒙地区的自然条件下不论何种虫态,均不能越冬。 3.据粘虫抗寒力测定,在-8℃恒温下,幼虫、蛹、成虫均迅速死亡,在-5℃下最长只能存活3—7小时,在1±1℃下全部死亡的理论时间为成虫19.95天、幼虫44.67天、蛹25.70天。查当地1、2两月旬平均气温最高-9.4℃,最低-16.5℃,田间5厘米深的土温为-12.4—-9.4℃,均超过虫体的死亡低温。 因此,粘虫不可能在吉林省越冬,从而可以推断猖獗世代的虫源,是由外地迁入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红外衰减全反射光谱(IR-ATR)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学领域内的广泛应用。文中列举了ATR技术对生物分子的组成、形态、表面结构以及表面吸附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肖建春 《四川动物》1993,12(4):43-43
家兔在开放环境下繁殖饲养,易发生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不仅影响动物实验结果,还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抓好饲养管理工作的前提下,搞好防疫工作,增强动物机体抗病能力,是饲养实验家兔的重要措施。本所参照实验动物一级标准要求,建立家兔的“免、检、消、驱”综合防疫体系,减少了兔群的发病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5.
转化酶是植物中蔗糖降解过程的关键酶之一,可催化蔗糖不可逆地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在植物生长发育、平衡碳水化合物及对逆境胁迫的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从木薯中克隆到碱性/中性转化酶MeNINV4基因,将其重组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构建重组载体MeNINV4-pGEX-6p-1,并对其融合蛋白表达的IPTG诱导浓度、起始菌液浓度、诱导温度和诱导时间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发现:GST-MeNINV4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IPTG诱导浓度、起始菌液浓度和IPTG添加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重组菌在OD_(600)为1.0左右,IPTG浓度为0.6 mmol/L,在37℃条件下诱导5 h后,重组蛋白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值。本研究通过诱导目的蛋白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并且优化表达条件,使目的蛋白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增加,为进一步研究目的蛋白的结构、功能及酶学特性等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ftsZ基因是控制细胞分裂的关键基因,其蛋白能够在分裂位点形成一个环状结构而影响细胞分裂.为了研究木薯质体分裂与木薯淀粉品质形成的关系,根据木薯基因组数据库上的预测序列,设计引物,从木薯基因组中分离了与质体分裂相关的ftsZ家族3个新基因(ftsZ1,ftsZ2,ftsZ3).分别将它们与荧光蛋白基因(GFP)融合,构建了3个原核表达载体pET-fisZ1-GFP、pET-fisZ2-GFP、pET-fisZ3-GFP,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菌体的表型和分裂,初步鉴定了木薯质体分裂相关基因ftsZ家族对细胞分裂的作用.结果显示:尽管木薯与大肠杆菌的亲缘关系较远,ftsZ基因的同源性较低,但是两者表现出相似的功能,木薯ftsZ基因的表达能严重影响大肠杆菌细胞分裂.这一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木薯ftsZ家族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茉莉酸对棉花单宁含量和抗虫相关酶活性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世勇  王蒙蒙  谢建春 《生态学报》2013,33(5):1615-1625
以植物生长调节物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为诱导子,以常规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外源茉莉酸对棉花幼苗单宁和蛋白酶抑制素以及其它抗虫相关酶活性诱导的浓度依赖性和持久性,讨论了棉花抗虫相关物质的抗虫效果.结果表明,0.01、0.1和1.0 mmol/L茉莉酸都能在2周内诱导棉花单宁和胰蛋白酶抑制素(Proteinase inhibitors,PIs)含量增加,诱导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升高.对3种浓度茉莉酸的诱导效应进行分析表明,0.1 mmol/L茉莉酸对于诱导PIs、PPO、POD和CAT最有效,0.1和1.0 mmol/L茉莉酸对于诱导棉花单宁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等效,二者的诱导效应均高于0.01 mmol/L.对茉莉酸诱导抗性的持久性进行分析表明,最佳诱导效应发生的时间各不相同:POD活性在JA处理后第1天最高,随后呈下降趋势,PIs和单宁含量分别在JA处理后第7天和第14天达最大值;JA处理后第1天和第7天的PPO活性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第14天;JA处理后第7天和第14天的PAL活性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第1天;JA处理后第1、7和14天棉花叶片的CAT活性均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茉莉酸可通过增加棉叶单宁和PIs含量、提高棉叶PAL、PPO、POD和CAT活性等增强棉花幼苗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木薯MePMEI1的分子结构特征。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木薯MePMEI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木薯MePMEI1基因编码区全长609 bp,编码202个氨基酸残基;MePMEI1基因编码蛋白分子量21.78 k D,理论等电点(pI)约为5.51;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木薯MePMEI1蛋白是稳定的亲水蛋白;具有跨膜区为分泌蛋白;含有1个PMEI结构域,1个糖基化位点,31个磷酸化位点;二、三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该蛋白的生物功能可能与细胞被膜、酶和生长因子等相关。木薯MePMEI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遗传特性和生理生化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许多已知的AD危险因素都与胆固醇的代谢有关。大量研究发现,胆固醇代谢异常与该病神经变性的机制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胆固醇在脑内的代谢过程及其与AD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持续数月的运动学习或者工作记忆训练可以引发成年人大脑灰质的变化,其结构变化的区域与任务有关.是否短期身心训练可以引起类似的大脑大脑灰质变化尚不清楚.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连续两周的整体身心调节法训练以及放松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像素的形态学方法,没有发现两周整体身心调节法训练以及放松训练可以引起大脑结构变化.下一步的研究将以大样本并增加训练时间采探索训练引发的神经可塑性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