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
大鼠脑泡巨噬细胞NOS表达的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ADPH-黄递酶细胞化学和iNOS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定量分析,动态研究了1μg/ml脂多糖诱导培养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脂多糖刺激1小时染色反应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差异,6小时后明显高于对照组,随刺激时间延长,染色反应强度呈增高趋势,18小时后则趋于相对平稳;两种染色法显示的阳性细胞均以核周区染色反应为,实验从形态学角度表明:(1)NADPH-黄递酶细胞化学染色能够反映培养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OS表达状况;(2)脂多糖可诱导肺泡巨噬细胞iNOS表达,其主要存在于核周区胞浆中。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本文采用低温氧等离子体,在自行设计的远程等离子体反应装置中,对位于不同放电区域(放电区,余辉区,远程区)的模拟染菌载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杀灭效果和机理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细菌细胞的形貌变化,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了等离子体处理后细菌蛋白质泄漏量,采用双悬浮探针对氧等子体的电子温度和离子浓度以及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对自由基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强放电区、余辉区和远程区处理30s后的灭菌效果分别为4.2 ,3.8和2.6;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和蛋白泄漏量测定结果证明细菌细胞被损毁,在强放电区是电子、离子、自由基和紫外光子的协同作用,而在余辉区和远程区的灭杀作用主要因自由基所为。【结论】证明该反应装置可有效实现活性粒子的分离,在远程等离子体场中揭示了等离子体灭菌的规律和机理。  相似文献   
4.
5.
建立无机有毒粉尘颗粒致肺泡巨噬细胞 (alveolar macrophages,AMs)产生超氧阴离子 (O- ·2 )的原位显示技术。以硝基四氮唑蓝 (Nitro Blue Tetrazolium,NBT)为捕捉剂 ,于产生 O- ·2 的原位形成紫蓝色的双甲月替沉淀。O- ·2 的阳性反应呈紫蓝色沉淀 ,分布于 AMs质膜及与吞噬颗粒交界处。结果表明 ,无机有毒粉尘颗粒致 AMs产生的 O- ·2 能够以细胞化学方法于原位显示 ;以 O- ·2 反应阳性为标志 ,AMs为一个异质性群体。这一技术比自由基总体测定技术更能直观具体的显示 AMs与粉尘的作用关系 ,是一项实用的研究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