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肠道菌群失调对小鼠造血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肠道菌群失调后小鼠造血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抗生素脱污染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动物模型,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3(IL-3)、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含量.结果:菌群失调后小鼠血清IL-3和GM-CSF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双歧杆菌数量与IL-3和GM-CSF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肠道菌群失调可影响机体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2.
急性细菌性腹泻患儿肠道菌群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55例急性细菌性腹泻患儿发病早期粪便中正常菌群进行了分离、培养、计数和鉴定,并与30各健康儿作了对照。结果显示腹泻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明显减少(P<0.01),肠杆菌数量增加(P<0.05),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比值(B/E值)在10-1,5以下。并在腹写患儿中选取27例分别在发病时至愈后一周做肠道菌群的动态定量分析,发现随着腹泻症状消退伴有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但厌氧菌上升速度缓慢。临床动态观察表明,症状的恢复与肠菌群的恢复是同步的,但菌群恢复速度较临床症状好转速度为慢,而且菌群失调程度与临床症状轻重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