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探究不同有机肥配施对木本蔬菜赤苍藤的生长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为提高赤苍藤食用部位产量及提升其口感和营养成分含量提供实践依据。本试验以2年生木本蔬菜赤苍藤扦插苗为试验对象,采用鸡粪和牛粪2种有机肥进行双因素三水平(0.4、0.8和1.2 kg/株)共10组处理的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不施用有机肥为对照组),施用6个月后测定分析不同配比有机肥处理下赤苍藤可食用部位的生长状况及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鸡粪和牛粪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对赤苍藤多数生长指标具有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影响(P<0.01,下同)。在生长特性层面,与对照组的生长指标相比,各有机肥处理组赤苍藤植株的生长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提升,且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平均萌芽数和叶面积均以T6处理组(鸡粪0.8 kg/株+牛粪1.2 kg/株)最大,分别为12.67个和28.25 cm2,而地径增量和枝条长度增量分别以T8处理组(鸡粪1.2 kg/株+牛粪0.8 kg/株)和T9处理组(鸡粪1.2 kg/株+牛粪1.2 kg/株)最大,分别为2.77 mm和41.11 cm;各...  相似文献   
2.
分析木本蔬菜赤苍藤不同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特点,为筛选出叶大、枝条生长旺盛的赤苍藤优良种源奠定基础,该研究以来自越南及中国3省(区)(广西、广东、福建)的20个赤苍藤种源为对象,对12个叶性状及4个枝条性状进行测定及计算,对各性状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及性状相关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种源主成分得分并对各种源进行聚类,对不同赤苍藤种源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分类及评价。结果表明:(1)各赤苍藤种源间大多数叶、枝条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种源内各性状变异系数变化幅度不尽相同。种源间各性状变异系数变化幅度依次为叶功能性状(15.42%~70.01%)>枝条性状(20.57%~71.71%)>叶形态性状(3.39%~20.01%); 种源内表型变异更突出。(2)就性状间相关性而言,叶形态性状及叶功能性状指标间多为极显著相关,新枝数量与节间数、新叶数极显著相关,但与叶形态性状的相关关系不明显。(3)16个表型性状共可提取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528%。4个主成分分别体现出叶的形态、枝叶萌发生长、叶形状及叶干物质积累及枝条增粗状况。(4)对20个种源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叶大、生长良好的种源,一类为叶较小、枝条生长旺盛的种源,还有一类种源综合表现不突出。各大类种源中的小类在地理分布上较为接近。(5)福建安溪及福清的种源可选择为大叶种源; 广西大新、上思和桂平的种源可选择为枝条生长旺盛种源。综合来看,中国福建安溪种源综合表现最佳,其次为中国福建福清、中国广东海丰、中国广西南宁、越南茶陵。广西昭平、宜州的两种源综合表现最差,不适宜广西南宁地区引种栽培。部分种源中存在生长表现突出的优良单株,可将此类植株开发为无性系,进行更深入的种源试验。该研究结果为赤苍藤种源表型性状分析及广西南宁引种初步表现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筛选、培育高产赤苍藤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