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然而,目前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仍缺乏系统了解。最近本课题组结合多种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在大鼠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肝脏线粒体的多个代谢通路蛋白质表达及其修饰发生改变。在人群研究中发现,单氨基酸多态性与肥胖以及糖尿病的发展密切相关。此外,还发现了一些潜在糖尿病相关生物标志物,如载脂蛋白C-I、Ficolin-3等。这些研究有助于完善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同时也为防治糖尿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一小时酵母蛋白质组"的实现,短梯度下实现蛋白质组深度覆盖成为可能.利用全新Q-OT-qIT三合一质谱系统进行"一小时蛋白质组"分析与优化.50 min有效梯度,单次实验分别从1μg和50 ng HeLa全蛋白中鉴定到20860和14100条肽段,对应到3865和2877个非冗余蛋白,而目前的文献报道至少需要2~3 h.同时,考察了Q-OT-qIT碎裂模式、检测方法、最大注入时间和自动增益控制等参数对蛋白质组快速分析的影响,证明了不同采集方法间的互补性,阐述了不同扫描参数对鉴定结果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Q-OT-qIT的并列运行原理和扫描组合模式,为不同实验目的和样本类型的蛋白质组快速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