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1.
潘耀  尹云鹤  侯文娟  韩皓爽 《生态学报》2022,42(19):7978-7988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黄河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黄河源区生态系统保护及其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的重点战略之一。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是影响生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定量化土地利用方式、强度及格局和植被覆盖格局对生态质量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其对黄河源区生态质量的耦合效应尚不明确。基于2000年和2015年黄河源区土地利用类型及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采用InVEST模型探究了不同时期黄河源区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揭示了生境质量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响应特征。结果表明,2000年与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主要为未利用土地向草地的转移。植被覆盖变化方面,源区生长季NDVI整体上升。从生境质量的空间分布来看,黄河源区生境质量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高值分布在南部及中部地区,低值分布在北部布青山、东北部高海拔区及黄河乡的黄河沿岸。相较于2000年,2015年黄河源区生境质量平均提高11.47%。草地面积和NDVI与生境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NDVI是提高黄河源区生境质量的重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突出了NDVI对提高黄河源区生境质量的主导作用,可为未来源区生态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森林具有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环境净化、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生态功能, 开展森林生态质量评估对了解全球碳循环、能量循环和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介绍森林生态质量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从森林生物量、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结构三个综合性指标对森林生态质量评估进行分析与总结。着重陈述了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估数据获取和关键的生态参数估算等方面的见解, 探讨了目前森林生态质量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望其发展前景, 包括评估指标统一标准化问题、高质量的数据、森林生存环境的影响、多源遥感数据获取森林水平、垂直结构参数的应用以及森林生态质量与生态功能的相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