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温度对双委夜蛾种群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Hampson)是新发现的一种农业害虫,为探索温度对双委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室内l6,21,26,30,34(±1)℃,RH为70%±5%、光周期为14L︰10D条件下,测定了双委夜蛾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成虫产卵量,组建了双委夜蛾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结果表明,双委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世代发育起点温度(C)为9.88℃,有效积温(K)为906.53日·度;卵的孵化率在不同的温度下无显著差异;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则以21~30℃为最高;成虫的产卵量以21~26℃为最高,而在16℃和30℃时显著降低,在34℃下成虫不能交配,30℃成虫交配率仅为46%;生命表分析表明,26℃双委夜蛾的种群趋势指数和内禀增长率取得最大值,分别为98.5和0.1。【结论】21~26℃是最适宜双委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2.
秦川牛IGF2基因SNPs检测及其与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瑞华  昝林森  杨大鹏  郝荣超 《遗传》2008,30(12):1579-1584
采用PCR-SSCP方法对186头24月龄秦川牛IGF2基因进行了SNPs多态性检测, 并将其与部分胴体和肉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在IGF2基因120碱基处发现C→T 突变, 在279碱基处发现 A→G 突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BB、DD 两个位点与胴体性状中与宰前活重、胴体重、胴体长、胴体胸深、眼肌面积显著相关(P<0.05), 其中背部皮下脂肪厚达到差异极显著(P<0.01); 与肉质性状大理石花纹、嫩度、pH24 (牛肉排酸24 h后的酸度值)显著相关(P<0.05)。但是在胴体深、系水力指标中差异不显著(P>0.05)。A、D 等位基因是群体中的优势等位基因, AA、DD 基因型是优势基因型, 而含有B、D 等位基因的个体的胴体和肉质性状优于其他个体, 尤其有着极强脂肪沉积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