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运用比较形态学和比较解剖学方法,使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紫花苜蓿复合体(Medicago sativa complex)6个分类群的叶片形态特征和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以15个叶片表征形态性状为基础,采用聚类分析法(UPGMA)和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6个分类群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各分类群叶片的上、下表皮多为不规则形细胞;垂周壁呈深浅不一的波状;气孔器为不规则型,具有蜡质气孔盖,气孔密度有一定差异.6个分类群的叶片均为薄纸质型,厚度130~170 μm,表皮细胞切面近圆形或近长方形;栅栏组织细胞1~2层,厚度41~68 μm,细胞排列紧密;海绵组织厚度32~75 μm,细胞排列疏松;不同分类群叶片的组织疏松度和组织紧缩度有一定的差异,大花苜蓿(M. trautvetterii Sumnev. )叶片的组织疏松度最高,紫花苜蓿叶片的组织紧缩度最高.UPGMA结果显示:在结合线1.53处可将6个分类群划分为2支,其中,黄花苜蓿(M. falcata L. )独立为一支,其余5个分类群聚成另一支;在结合线1.18处,第2支又被分成2个亚支,其中一个亚支包含紫花苜蓿和天山苜蓿(M. tianschanica Vassilcz. ),另一个亚支则包含西锡金苜蓿(M. schischkinii Sumnev. )、座垫苜蓿(M. rivularis Vassilcz. )和大花苜蓿.PCA结果表明:对紫花苜蓿复合体而言,叶片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轴性分化特征、组织疏松度和气孔密度等特征具有较好的分类价值;基于主成分分析的Q分布图与聚类分析结果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根据本研究结果及前人的研究结果,认为国产的紫花苜蓿复合体应包含3个分类群,即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及多变苜蓿(M. varia Martyn).此外,西锡金苜蓿、座垫苜蓿、天山苜蓿和大花苜蓿等杂交后代分类群的性状分化不稳定,应属于多变苜蓿的同种异名植物.  相似文献   
2.
土壤理化性状及微量元素含量对少刺苏铁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深圳市仙湖植物园中3种不同生长状态的少刺苏铁(Cycas miquelii O.Warburg)叶片及土壤中Fe、Mg、Zn和Mn的含量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对少刺苏铁的生长影响不明显,而土壤中微量元素Fe、Mg、Zn和Mn的含量与其生长有密切关系,其中生长良好的植株对Fe的需求量较高,对Mg和Zn的需求量也较大;在中性偏弱酸的土壤上少刺苏铁生长较好。此外,对少刺苏铁栽培土壤的改良也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胡颓子属植物种质资源及果实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标本查阅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广东省胡颓子属(Elaeagnus L.)植物资源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产量高且可生产性强的部分种类的果实矿质元素及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广东产胡颓子属植物11种1变种,其中一些种类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角花胡颓子(E.gonyanthes Benth.)和密花胡颓子(E.cottferta Roxb.)果实的营养价值较高、果实较大、有明显酸味,可作为第3代果品加工的生产资源;生存环境的保护对广东省胡颓子属植物资源的保护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