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白头鹎冬季某些习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玉泉  刘延华 《四川动物》1996,15(3):118-118
白头鹎冬季某些习性观察陈玉泉,刘延华山东泰安市徂徕山林场,山东农业大学图书馆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ssinensis繁殖习性资料较多[1-2],北方地区冬季生态习性报道甚少。作者1994年至1996年在济南、泰安和日照等进行了长期观...  相似文献   
2.
3.
蓝翡翠每年5月上、中旬迁来,5月下旬开始营巢,穴室呈球状,洞穴深:土坎型59.2±10.53cm;岩崖型52.7±8.59cm。产卵高峰期6月上、中旬,每窝产卵3─5枚,卵椭圆形,卵重12.41g,卵的量度31.32×27.22mm,抱孵性强,孵化期20天,出雏率50.0%。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19天。食物种类,有害昆虫占51.5%,河蟹、河虾、河鱼34.1%,青蛙12.1%,蜒3.0%。  相似文献   
4.
北红尾鸲繁殖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活在徂徕山林场的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筑巢前雄鸟寻选巢址,雄、雌鸟共同筑巢,筑巢材料多种,多是雌鸟衔运。每年筑巢二次,均于墙洞内,并对巢区有依恋性。巢筑完后开始产卵,每窝4—5枚。第一窝产于4—5月上旬、第二窝为6月,1986年6月见一窝产1卵而弃巢。雌鸟孵卵,孵卵期12天。雏鸟由雄、雌亲鸟共同饲育,每雏每次喂一至多种和多只昆虫。每日喂雏有三次高蜂,5—7时是一日中喂雏活动最频时刻。11天163小时喂雏1317次,雄鸟喂雏715次、雌鸟602次。12日龄喂雏192次为最多一天。12、13日龄,雌鸟每日喂雏次数多于雄鸟。  相似文献   
5.
关于领角heng(Otus bakkamoena)的繁殖习性资料,国内未见专题论述。1986年4-6月,作者在山东省徂徕山对其繁殖习性做了系统观察。1990年4-6月又在泰山做了补充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玉泉 《动物学研究》1992,13(4):312-312
黑枕绿啄木鸟(Picus canus)隶属鴷形目(Piciformes)啄木鸟科(Picidae),是典型的森林益鸟。国内有10个亚种,除新疆、西藏外,遍布全国。 黑枕绿啄木鸟的繁殖生态,郑作新(1963),郑光美(1982),刘益康(1984),杜恒勤(1987),张仲信(1990,1991)等,均报道营巢于树洞或侵占斑啄木鸟(Dendrccopos major)树洞巢产卵繁殖。1990年5—6月作者在山东省徂徕山,发现黑枕绿啄木鸟营土洞繁殖,这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鉴于有其生态学意义,并对探讨其巢洞的形成和保护利用有一定价值,特简报如下。 一、巢地生境 徂徕山属鲁中山区,位于泰沂山脉南侧,东经117°16′至117°20′,北纬36°02′至36°07′,最高峰为中部太平顶,海拔1028m。总面积16000公顷。土壤棕色。林木有刺槐(Robinia pseudoacia)、松类(Pinus)、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n)、板栗(Castanen mollissima)、核桃(Juglans regia)、黄荆(Vitex negundo)、  相似文献   
7.
关于领角鸮(Otus bakkamoena)的繁殖习性资料,国内未见专题论述。1986年4—6月,作者在山东省徂徕山对其繁殖习性做了系统观察。1990年4—6月又在泰山做了补充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巢窝 领角鸮繁殖期不自行营巢,产卵于石墙洞和树洞内。1986年在徂徕山观察到一窝,产卵于大口井之石壁洞内。井口直径48.9cm,井周石壁厚1.6m。洞口距水面0.8m,距石壁上缘2.4m。洞口纵径65cm,横径64cm,洞深96cm。卵周无铺垫物。此处原系白鹡鸽(Motacilla alba)的巢,已产卵6枚。4月下旬被领角鸮侵占,但未损其巢,卵。1990年在泰山见到一窝,产卵于胸围13.9m古老银杏树(Ginkgo biloba)洞内。有两个洞口南向者口径9×15(cm),朝西向者28×10.5(cm),洞深31.2cm。  相似文献   
8.
1987和1989年6—7月在山东省徂徕山观察山鹡鸰Dendronanthus indicus的繁殖习性。山鹡鸰为当地的夏候鸟,每年4月下旬迁到,9月上旬迁离。常见于林间空地、林缘、河谷旁的树枝间。求偶期,雄鸟站于高树巅端、屋顶,发出“sha-zi,sha-zi”高声鸣叫。1营巢据14巢观察,多营巢于沟谷繁茂而隐蔽性好的树上。树种主要有板栗、刺槐、加杨、赤松、核桃等。巢呈杯形,筑在树的侧枝上。巢的外壁由蛛丝、蜘蛛卵囊包皮、中华卷柏、麻皮、塑料皮、棉花、羽毛构成,内垫有禾本科草茎、兽毛。结构精致不易松散。14巢的平均量度(cm):外径7.5(7.1—8.01),内径5.9(5…  相似文献   
9.
10.
白鹡鸰繁殖及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报道了白鹡鸰(Motacilla alba)繁殖,育雏、雏鸟生长和食性等方面的研究。通过三年的连续观察,发现白鹡鸰于当年或翌年均有利用旧巢的习性。育雏期完全以动物为食,其中85%是昆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