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5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恙虫爬行速度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恙虫蚴的活动及其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曾经引起许多科学家(例如Jenkins,1948;Richards,1950;Wharton & Fuller,1952等)的注意,并且做过仔细的观察和研究。这些工作在了解恙虫病的传播、媒介恙虫的活动和环境因素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总的来说,这方面的研究,不但面不够广,深度也很不够。本文以地里红恙虫Trombicula akamushi var.deliensis(Walch,1923)与巨多齿(恙虫)Acomatacarus majesticusChen & Hsu,1955为研究的对象。试验的目的主要想了解外界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对各期恙虫爬行速度的影响。关于这方面的科学资料,上述两种恙虫都还没有。  相似文献   
2.
中国并殖病(肺吸虫病)的病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并殖病(亦称肺吸虫病)虽早于1880年在台湾发现(Manson,1880),但关于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一直至1931年大陆的流行区被发现后(应元岳,1930,Maxwell,1931)才开始进行。在1931—1940年之间,各方面均以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的生物学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当时除肯定了威氏并殖(Paragonimus westermani)为肺吸虫病的病原外,  相似文献   
3.
巨睾并殖(吸虫)成虫的形态研究和并殖科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巨睾并殖的形态,尤其是体棘与生殖器官方面的特征,作了详细的观察。 体棘的形状有多种多样的,但以宽阔形、凿形及尖刀形为最常见。棘的最突出特点在于常呈纵裂状态,但很多又不完全分裂,特别是在口吸盘与腹吸盘间的。在这个部位上体棘多以单生分散排列为主,在腹吸盘两侧群生型最多,在睾丸中间 2—3个一簇的群生型最为常见。 对雌生殖器官的卵巢、受精囊、劳氏管等及雄生殖器官的睾丸及贮精囊等也进行了描述与讨论。 对巨睾并殖及福建并殖的异同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初步肯定了这两种的独立地位。 我们建议一个简单公式来表示各种并殖属吸虫的体棘特征。巨睾并殖的体棘公式为: 2—3(2.4)(1(1.05)/2—3(2.3)) 最后,我们再次提出对并殖科分类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4.
5.
中国恙虫种类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中国恙虫科(Trombiculidae Ewing,1944)恙虫蚴种类的名录,总共51种,其中绝大多数系解放后描述的种类。这51种中,属于六节亚科(Leeuwenhoekiinae Womersley,1944)的计2种,全部是多齿属(Acomatacarus Ewing,1942)的恙虫蚴;属於背展亚科(Gahrliepiinae Womersley,1952)的计14种,全部为背展属(GahrliepiaOudemans,1912)的恙虫蚴;属於恙虫亚科(Trombiculinae Ewing,1946)的计35种,其中奇棒属(Neosch(?)ngastia Ewing,1929)5种(变种),球棒属(Globularosch(?)ngastia Chen & Hsu,1955)7种,棒属(sch(?)ngastia Oudemans,1910)1种,真棒属(Eusch-(?)ngastia Ewing,1938)6种,恙虫属(Trombicula Berlese,1905)14种(变种),五甲属(Tragardhula Berlese,1905)2种。分布地区包括广东(海南岛)、广西、福建、山东、江苏、云南、浙江、河北、河南、台湾、安徽、江西、四川、湖北等14省和內蒙古自治区。寄生的宿主,已经鉴定的,共67种,其中哺乳类27种,鸟类40种。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们(陈心陶,徐秉锟,1955)曾经报告过真棒属(Genus Eusch(?)ngastia)的恙蟲蚴一种,即印度真棒(恙蟲)E.indica。本文根据採集的标本再描述5种,其中除了两种之外,全部从海南岛的鸟类身上获得的。这样在我国已知的真棒属的恙蟲蚴共6种。  相似文献   
7.
我国恙虫种类丰富,但已鉴定及已报告的却不多。我们为了总结国内已知的种类,前后共报告了两次(陈心陶、徐秉锟,1955;陈心陶、徐秉锟、王敦清,1956)。茲再将手上的一部分材料,加以整理,藉此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恙虫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本文内容包括球棒属的两新种及恙虫属的2种,共计4种。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地里红恙虫卵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完成了地里红恙虫从幼虫至成虫生活史发育各阶段和温度之关系的研究(徐秉锟、陈心陶,1960)之后,继续进行了受精卵的发育和温度之关系的研究。这样就凑成了地里红恙虫整个生活史各个发育阶段和温度关系的研究。本文是受精卵发育和温度之关系方面试验材料的小结。  相似文献   
9.
我国多齿属(Acomatacarus)恙虫的分类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52年在广州发现多齿属的恙虫后(甘怀杰等,1953),各地陆续均有发现(陈心陶、徐秉锟,1955;徐荫祺、温廷桓,1956;裘明华,1956;膝斌,1957;Womersley,1957),已定名的种在广东、山东、江苏、湖北、广西、福建、上海等地为巨多齿恙虫(A.majesticusChen & Hsu,1955),在香港为罗氏多齿恙虫(A.romeri Womersley,1957),在北京则为肥多齿恙虫(A.major Schluger,1955)。Fukuzumi与Obata(1953)从日本报告了一  相似文献   
10.
恙虫的培养及四种恙虫生活史的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年来,我们在研究恙虫时记录了一些恙虫培养方法和生活史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除了已经见於报告外(徐秉锟、苏克勤、陈心陶,1956;和陈心陶、徐秉锟,1956)。本文再从培养方法和生活史两方面补充一部分观察和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