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试验目的是研究栽植前和栽植后干旱致使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针叶的生理特性的改变,了解白皮松造林前后能够适应的干旱范围,为白皮松科学造林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中模拟白皮松容器苗造林前后可能遇到的干旱胁迫,研究栽植前容器苗分别为B1:75%~80%(正常浇水)、B2:55%~60%(轻度干旱)、B3:35%~40%(严重干旱)和栽植后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A1:75%~80%、A2:55%~60%、A3:35%~40%、A4:15%~20%(极严重干旱)对白皮松针叶的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前白皮松容器苗经B3处理后,针叶电解质渗透率增加,叶绿素含量和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降低,表明针叶受到一定伤害。栽植后如果正常浇水,这些影响将消除,如果遭遇栽植后干旱,B3处理的受害程度不比B1和B2处理深。栽植后白皮松经A3和A4处理4周后,针叶的电解质渗透率增加,Fv/Fm降低,表明白皮松针叶受到伤害。白皮松容器苗造林在栽植前遭到适当干旱胁迫时不会影响造林后的表现。但应避免栽植后初期4周以上严重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