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高血压病的发生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病主要危险因素(肥胖、高血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某些益生菌或其发酵产品可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方式为高血压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近年来研究显示中药具有较长的肠道停留时间,从而有利于其发挥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提示某些中药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中药直接通过肠道菌群作用而干预高血压病的文献报道,而近年来国内有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能是中药干预高血压病主要危险因素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判断开颅术后合并感染病原菌种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五年我院神经外科103例开颅术后合并感染患者,根据合并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和临床诊断标准分为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和非细菌性组,并分析各组病原菌与PC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开颅术后合并感染患者的PCT浓度: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非细菌性组,而CRP水平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颅术后合并感染病原菌种类与PCT水平有一定相关性,监测PCT水平对辅助临床判断开颅术后合并感染病原菌种类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