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红色毛癣菌的菌落形态和镜下结构特征以及与感染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传统培养方法对192株红色毛癣菌进行表型分型,选取其中39株在28℃、30℃、35℃3种温度孵育6d、10d、14d时观察菌落形态和生长速度。结果192株红色毛癣菌共分离出3种表型:绒毛型、沟纹型、粉末型(或颗粒型)。在相同培养基上,28℃、30℃时菌落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均快于35℃(P〈0.05)。在相同温度时,菌落在SDA上的生长速度快于PDA培养基。在28℃、30℃时菌落形态比较稳定,在35℃时变异较大。菌落在PDA培养基上产孢丰富,镜下显示有较多的大、小分生孢子,而在SDA培养基上只有少量的小分生孢子,几乎见不到大分生孢子。各种浅部感染均以绒毛型为主,绒毛型在手足癣中占比例最高,沟纹型在体股癣中所占比例较高,粉末型在甲癣中占的比例较高。结论红色毛癣菌的菌落形态与培养基和培养温度有关,其表型和镜下结构与感染部位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