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灌浆期功能叶片的遗传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7年,以小麦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的150个株系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在灌溉和雨养两种水分条件下,小麦灌浆中期上部3片功能叶的长、宽及基角遗传基础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灌溉条件下的性状相比,雨养条件下小麦灌浆中期上部3片功能叶的长和宽均显著降低,而叶基角表现复杂.两种水分条件下,DH群体所有性状均表现超亲分离,变异系数在5.1%~45.9%,性状平均值多数介于双亲之间;旗叶基角遗传力均最高(91%和97%),而倒3叶基角均最低 (23%和31%);控制旗叶基角的基因数目均最少,灌溉和雨养条件下均分别为4对和2对,控制倒3叶基角的基因数目2007年均最多,分别为21和25对;两种水分条件下控制上部3叶基角,以及灌溉条件下控制倒3叶长的多基因间存在互补作用.3片功能叶长、宽与穗粒数、穗粒重之间多数为显著正相关, 倒3叶长、旗叶基角、倒2叶基角与千粒重、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均较小(<0.481).因此,可以在育种早代对上部3叶长、宽进行比较严格的选择,而对叶基角的选择应在育种高代进行;在小麦上部3片功能叶生长的关键时期保证适宜的土壤水分,能够促进叶片正常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麦胚芽鞘长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麦双单倍体(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的150个株系及其亲本为材料,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胚芽鞘长、幼苗株高和幼苗生物学产量进行遗传分析,以探讨胚芽鞘长、幼苗株高及幼苗生物学产量的遗传基础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胚芽鞘长、幼苗株高显著增加,16.1%PEG-6000处理条件下的幼苗株高显著低于对照,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幼苗生物学产量显著低于正常供水对照;(2)胚芽鞘长、幼苗株高、幼苗生物学产量的遗传力分别为92.5%、90.3%和78.1%;(3)胚芽鞘长、幼苗株高及幼苗生物学产量均受多基因控制,决定各性状的基因估计数目分别为7、8和14对;(4)根据对性状偏度和峰度系数的估算结果,控制这3个性状的多基因之间均有互补作用;胚芽鞘长与幼苗株高、生物学产量及成熟期株高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