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8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多项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比旋值、分子旋光度、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的测定,确定节杆菌(Arthrobacter)9-2生物转化3β,17a,21-三羟基-5a-孕甾-3-酮(I)所生成的产物(Ⅱ)的分子结构为17a,20,21-三羟基-孕甾-1,4-二烯-3-酮,其中C20-羟基的构型是β-型。并讨论了该菌转化(I)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九个人群耵聍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翁自力  金锋 《人类学学报》1990,9(3):236-243
报道了九个人群的耵聍位点基因。计算表明中国各族人群在耵聍位点上的遗传分化程度非常大,固定指数F_(ST)=0.22。本文根据耵聍基因频率在我国和邻近地区的分布趋势,认为亚洲东北地区应是干型基因的起源地,目前世界上耵聍位点基因频率分布格局主要是基因扩散的结果,而非选择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广西大瑶山的银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新礼  钟业聪  李法炎  谭海明   《广西植物》1992,12(3):254-268
银杉自1955年首次在广西花坪林区发现之后,时隔30多年,而于1986年在大瑶山土县,即北纬24°9′—24°24′发现了银杉的新分布,从而把我国银杉的分布区向南推移了约1°30′,成为目前已知银杉地理分布的最南界。大瑶山的银杉不但植株高大,树干圆满通直,而且在水平、垂直分布、生境条件和所处林带等方面均与各地的分布点有明显的不同。 大瑶山银杉的上层林木以松科为主,中下层以壳斗科、樟科和山茶科占优势。按照Raunkia生活型分类系统的分类结果,常绿成分和革质叶占绝对优势(分别占98.1%和90.4%)。革质叶和细型叶常绿针叶大高位芽植物是群落的主要成分;单叶、革质、小型叶和中型叶的常绿阔叶中高位芽和小商位芽植物在中下层发育最好。根据样地内幼苗幼树少,和缺乏中下层林木的事实表明,它在群落中的稳定已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样地外和其他林地上,虽可见到少量中下层林木和幼苗幼树,但从群落的发展趋势来看,这里的银杉混交林最终要由常绿阔叶林所更替。 本文亦根据树干解析论述了银杉的生长情况。 1981—1982年大瑶山综考后,金秀瑶族自治县林业局和国营金秀林场,在进行杯区树种资源调查时,在县城东北方约15公里,地名为土县一带天然林中,首先发现了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从1986年开始  相似文献   
4.
5.
室温下有取向紫膜薄层中菌紫质的光静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室温条件下有取向PM薄层中的RR分子受光照可以建立多种PSS,这些PSS的建立与湿度和光照所采用的波长等因素有关。不同的PSS有不同的VCD。它们可以在设计制作分子器件时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6.
神农架豆科植物的分布及其区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架位于湖北西部,素有“华中第一峰”之称,最高海拔3105米。神农架有豆科植物31属56种(不包括栽培种),其中,乔木10种,灌木19种,草本22种和藤本5种。在温带常绿针叶林带内有2种生长,有28种分布在暖温性落叶阔叶和针叶混交林带,52种分布在亚热带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其中,只有紫云英1种在三个带内都有分布,24种可跨两个分布带。在区系成分中,中国-日本成分16种,中国特有种21种,温带亚洲成分5种,欧亚成分4种,北温带成分3种,热带亚洲成分3种,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成分1种,东亚-北美成分1种,西亚至东亚成分1种,中国-喜马拉雅成分1种。神农架豆科植物区系特点是:种类较丰富,成分复杂,特有种多,具明显的过渡特色。  相似文献   
7.
1.小孢子四分体的排列方式为左右对称形、直列式和T形。2.花粉第一次右丝分裂前夕,部分细胞质定向集中并形成细胞质索。3.有丝分裂末期出现成膜体,而后形成分开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拱形壁。4.营养核移至萌发孔,拱形壁开始消失,生殖细胞经过变形变化并进入营养细胞的细胞质。当生殖细胞完成位移并和营养核紧密贴近后,它开始分裂。5.在生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其纺锤体轴的方向不止一个;细胞质分裂是产生缢缩沟。6.由  相似文献   
8.
引言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la cv. Salvadot)又名萨尔瓦多银合欢,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木本豆科植物,是大有发展前途的饲料、肥料、燃料和木料的多用途树种。据报道第一年可生长2米以上,以后每年生长1米以上。在没有冻害和立地条件好的地  相似文献   
9.
胚胎性癌细胞(简称EC细胞)作为一类肿瘤(畸胎瘤)的干细胞近年受到广泛的重视,从胚胎学、肿瘤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许多学科领域都应用它作为实验材料,离体诱导分化研究是其中的一个方面。B 7-2 EC细胞是我们从129品系小鼠的自发睾丸畸胎瘤中分离克隆得到的一株多能EC细胞,它在同种同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