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现代文明让人类生活变得越来越舒适的同时,逐渐割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快节奏,高负荷的工作方式让人们身体疲惫,精神紧张,文明过度的现代人类渴望在工作之余用休闲,度假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身心。人们发现走出城市,走进自然,是消除现代文明综合症的有交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最受关注濒危物种分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空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闻丞  顾垒  王昊  吕植  胡若成  钟嘉 《生物多样性》2015,23(5):591-504
我们收集整理了中国96个最受关注濒危物种的分布点信息, 利用Maxent分布模型模拟其中分布点信息较为充分的46个物种的潜在分布区, 将其余50个分布信息极少物种的分布点直接标示在地图上。通过分析单个物种分布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的比例, 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最受濒危物种分布热点地区的比例, 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空缺分析。截至2014年底, 仅16个最受关注濒危物种的预测分布区被保护区覆盖超过10%。在分布有最受关注濒危物种的数目可能超过10种的像元(0.8421º)中, 仅有8.27%得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 另外, 仅有10.9%的最受关注濒危哺乳动物分布热点地区、1.13%的最受关注濒危鸟类分布热点地区和7.26%的最受关注濒危植物分布热点地区得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结果显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大部分最受关注濒危物种覆盖不足, 尤其是对其中的所有长距离迁徙鸟类;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最受关注濒危物种分布热点地区覆盖也不足, 尤其是在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 自然保护区在这些地区的布局亟待优化。  相似文献   
3.
观鸟是人类与鸟类相处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融合在大自然中聆听群鸟的争鸣,是真正的精神享受。随着观鸟活动的扩大和普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观鸟趣无穷     
不止一人问我:为什么喜欢观鸟?我说:缘分。 4年前不经意参加一次公园观鸟活动,听指导老师说那普通又普通的小水鸟叫“小鸊(厂虎鸟)”,多怪的名字!我忽然觉得前世就认识它,我得再去看它,从此开始了一发而不可收的观鸟之旅。 每个观鸟人对鸟的体会不同。有人从小喜欢鸟,喜欢逮鸟、养鸟,如今眼看野外鸟儿越来越少,听说有不伤害鸟的观鸟  相似文献   
5.
观鹤散记     
世界上一共15种鹤,中国有8种,我见过5种——野外目击,而非动物园里观赏。到大自然中看鹤,除了看鹤的风姿,主要是了解鹤类习性,学习相关知识,别有一番乐趣。我第一次在野外目击野生鹤,是1998年2月,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那时越冬候鸟正集群准备北迁,湖里密密麻麻全是鸟。“鹤立鸡群”,应该容易分辨出鹤来吧,其实不然。与鹤身材近似的大型涉禽有好几种,比如鹳、鹭,都是长嘴、长脚、长脖子,如果距离较远,又没有经验,想分辨出其中的鹤,不太容易。 那天,保护区的管理人员用望远镜扫视了一遍远处的鸟群,说:“你们今天运气不错,里面有3只白鹤,还有许多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