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胡椒鲷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椒鲷属(Plectorhynchus LacéPède)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水域,为底栖性鱼类。产我国者现有6种,其中一种经研究,认为是一新种,定名为中华胡椒鲷Plectorhynchu sinensis Zhu,Wu et Jin sp.nov.,现叙述如下。 中华胡椒鲷(新种)Plectorhynchus sinensis Zhu,Wu et Jin sp.nov.(图1)  相似文献   
2.
我国几种常见的胆毒鱼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胆有毒的鱼类称为胆毒鱼类。我国部分地区民间常有吞服鱼胆治病的习惯,认为胆能“清热解毒”、“明目”、“止咳平喘”。但若吞服了有毒的鱼胆,较小的鱼胆尚未见有严重反应,较大的鱼胆,就有严重的中毒症状,并危及生命。 概述 胆毒鱼类中毒,国内报道很少,国外尚未见有报道。由于胆毒鱼类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死亡率高,已渐引起卫生部门的重视,近年来的报道也有所增多。据我们的调查和各地报道的不完全统计,1970年  相似文献   
3.
刺毒鱼类(venomous fishes)具有毒棘和毒腺,被刺后毒液由毒棘注入人体,引起中毒、疼痛,甚至死亡。据我们近年调查,我国刺毒鱼类约有一百余种,海洋鱼类约占65%,淡水鱼占35%。绝大多数的海洋刺毒鱼类生活于浅海,营底栖生活,常潜伏于岩缝、洞穴、珊瑚礁间或海藻丛生的岸边,或把身体埋于沙中。一般行动缓慢,其体态往往与周围环境相似,善隐蔽,不易被发觉。淡水刺毒鱼类一般栖于浅水礁石、岩洞和水草丛中,常白天潜伏,夜间活动觅食。  相似文献   
4.
1976年夏和1977年春作者先后在福建闽南沿海和南海诸岛的西沙群岛调查时,发现2宗分别进食鼠和玉梭鱼发生中毒的事例,现报道如下。鼠 Gonorhynchus abbreviatus(图1) 为鲱形目鼠科鱼类。体延长,圆筒形,背、腹缘几平直。头圆锥形。吻尖长,突出,吻端腹面有1短须。眼中等大,被脂膜复盖,位于头侧中部。口小,腹位,横裂。口侧自颏部至上颌前方各有1薄褶,形成深沟。唇厚,唇缘有许多繸毛。体被细小栉鳞。侧线平直。胸鳍和腹鳍基部有细长肉质附属物。背鳍1个,位于体之后半部。臀鳍小,位于腹鳍和尾鳍之间。胸鳍尖  相似文献   
5.
在现存的三万八千种脊椎动物中,鱼类约有二万种以上。我国幅员广大,河流交错,海岸线绵延曲折,鱼类资源极为丰富,约有二千余种,其中海洋鱼类约一千五百余种,淡水鱼类七百余种。其绝大部分可供食用,但有的种类其肌肉或内脏等含有毒素,误食后便会中毒,严重者危及生命。这些体有毒素的鱼类称为毒鱼类(Poisonous fishes)。毒鱼类对人民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每年因误食毒鱼而中毒的病例时有发生,现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