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昆虫神经毒素的研究:酪胺为DDT麻痹的(虫非)蠊血淋巴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2年Sternburg及Kearns报道在DDT中毒麻痹的美洲(虫非)蠊血淋巴中存在着一种毒素,初步鉴定为芳香胺。1972年Tashiro等鉴定它为L-亮氨酸,它可脱羧成为异戊胺,具有更强的神经活性。 本工作使用了Sternburg及Tashiro所用的三套层析系统,用亮氨酸、异戊胺、酪氨酸、酪胺、苯乙胺作为标准样品来比较,发现这一毒素可能是酪胺。酪氨酸及亮氨酸均为正常成分,在对照组及处理组的三个系统中均存在。异戊胺在处理组的第一及第二系统中不存在,说明其不是毒素。只有酪氨及苯乙胺在对照组的第一、第二系统中存在,在第三系统中不存在。但在处理组中三套系统中均存在,说明它们乃是处理所产生的物质。高压液相色谱的检测证明了酪氨本身在正常昆虫中也以微量存在,但在DDT处理后,量有极大的增加。讨论了①毒素是酪胺的可能性,②毒素可能不是单一成分,③酪胺的作用机制,及④酪胺的生成与代谢。  相似文献   
2.
<正> N-保护的L-天门冬氨酸的两个羧基与氨基反应(构成酰胺或肽)时,由于通过生成环状中间体而得到α和β两种异构体。若它与DL-慢心律反应,则α和β异构体中均包含一对非对映异构体。用反相HPLC成功地分离了α和β异构体,其洗脱顺序相似于甜肽(二肽)和δ-睡眠诱导肽(DSIP,九肽)的α和β异构体反相HPLC分离的洗脱次序。α和β异构体中的非对映异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