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1.
本文选用2005—2014年国家棉花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纤维品质性状作为试验材料,运用灰色预测法,旨在构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的灰色预测模型,探索国家棉花区域试验纤维品质时空分布规律,并对未来5年和10年纤维品质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10年期间国家棉花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综合纤维品质总体呈逐年提升趋势.纤维长度表现较优,分布阈值有所提高(27.0~32.0 mm),且多数品种纤维长度达到29或30 mm级.断裂比强度总体呈增强趋势,长江流域棉区比强度达到“很强”档水平(31.0 cN·tex-1)的品种所占比例2011年达到61.1%.马克隆值在棉区间差异显著,黄河流域逐年增高,由B2档(4.3~4.9)向C2档(5.0及以上)变化;长江流域马克隆值偏高,基本维持在C2档水平;西北内陆棉区马克隆值较优,分布在A档(3.7~4.2)和B2档(4.3~4.9).纺纱均匀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西北内陆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其中分布在130~149范围(可纺40~50中支纱)品种所占比例为80.0%.总之,近10年国家棉花品种区试验参试品种综合纤维品质总体上西北内陆棉区相对较优,其次为长江流域棉区,再次为黄河流域棉区.预测在未来5年和10年,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综合纤维品质表现为黄河流域呈明显下降趋势,长江流域略微上升,而西北内陆棉区则呈显著下降趋势,这些变化应该引起所在区域棉花育种工作者、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审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土槿乙酸(pseudolaric acid B,PAB)对体外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甲基四氮盐(XTT)法检测不同浓度PAB和AMB(两性霉素B)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血清芽管试验检测不同浓度PAB对芽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PAB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SMIC50(抑制生物膜50%的药物浓度)为256~512μg/m L;1024和512μg/m L PAB对早期2 h生物膜的抑制率分别为(99.5±0.28)%和(97.1±0.38)%;512μg/m L PAB对早期(2 h)、中期(8 h)及成熟期(24 h)生物膜的抑制率分别为(97.1±0.38)%、(90.4±0.32)%和(80.1±0.67)%;不同浓度PAB的血清芽管试验显示,64μg/m L PAB可以完全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出芽生长,16μg/m L PAB可以抑制83.5%的白假丝酵母菌出芽生长。结论 PAB对体外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有抑制作用,对白假丝酵母菌的出芽生长过程抑制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选用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lia)凋落叶及其微生物分解者为修复材料,探索水生植物与微生物对重金属镉离子的联合修复作用。以水生浮游动物隆线溞(Daphnia carinata)为受试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Cd~(2+)(0.1、1.0、10μg·L-1)对其生存、生长和繁殖的影响。选择其中0.1μg·L-1作为Cd~(2+)污染浓度,分别将自然驯化以及Cd~(2+)驯化15天和21天的蒲叶放于含Cd~(2+)(0.1μg·L-1)的培养基中,测定隆线溞体长、第一次怀卵日、后代个数、繁殖率以及驯化后微生物分解者的群落组成。结果表明:Cd~(2+)添加显著降低了隆线溞的存活率,其中10μg·L-1Cd~(2+)的毒害作用最强,隆线溞的存活率仅有40%;自然驯化和加镉驯化的蒲叶能够显著改善Cd~(2+)干扰下隆线溞的个体生长与群体繁殖状况,且修复效果会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个体的第一次生产时间提前1~2天,总产幼数提高22%~81%,群体繁殖率提高3.07~4.7倍,从而使食物链得到快速修复。真菌多样性分析表明,Dactylaria和Massarina在真菌分解者中占据优势地位,推测该属真菌具有修复Cd~(2+)污染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