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1.
广东省乐昌县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华谷  张桂才  邹滨   《广西植物》1992,12(4):372-380
本文通过对乐昌县维管束植物科属的分析研究,试图探讨本区系的基本组成、特征与分布,为研究广东植物区系,乃至中国植物区系提供基本资料。 乐昌县地处广东的最北部,地理位置位于北纬24°57′—25°31′,东经112°51′—113°34′之间,面积达239100 ha。 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603种(包括变种及变型),分隶205科,781属。其中蕨类植物37科,75属,147种;裸子植物8科,14属,18种;被子植物160科,692属,1438种。 从科的分析表明,本区系的表征科由猕猴桃科、安息香科、山矾科、茶科、木兰科、壳斗科、冬青科、水龙骨科等组成。 根据属的现代地理分布,本区与世界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中以泛热带、北温带、东亚、热带亚州的成分最多,而地中海、温带亚洲、旧世界则很少联系。 与邻近地区比较,与湘南联系最高,其次是广西大瑶山,黑石顶低一些。  相似文献   
2.
应用植被样方调查法研究了广东杨东山-十二渡水自然保护区内的广东松群落的物种组成、科的地理分布和种群年龄结构。结果表明,在2000m2的样方中,有维管植物152种,隶属于54科,其中有广东松、福建柏2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群落乔木层的Simpson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866和3.966。群落优势科为山茶科、樟科、壳斗科、杜鹃花科等,植物科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型等占优势,体现了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点。种群的立木结构表明广东松幼苗极少,属于衰退种群,将来有可能被其它物种代替。保护珍稀濒危的广东松,可采取必要的人工抚育措施,保护其生境,保证广东松幼苗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