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腊梅科仅2属9种,分布于东亚及北美。其中腊梅属为我国特产,共6种,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夏腊梅属我国仅夏腊梅一种。 夏腊梅(Calycanthus chinensis)为本世纪60年代初发现于浙江昌化、天台等地的珍稀物种。落叶灌木。将其引种栽培于海拔1200米的庐山植物园内,生长良好。夏腊梅是腊梅科中较特殊的种,夏天开花,花期5月中下旬。花朵单生于嫩枝顶端,先叶开放。花白色,边缘淡紫红色,花朵大(径4.5—7厘米)且花期长,但无芳香味。夏腊梅叶片亦大(长13—27厘米),质地较薄,10月下旬即陆续落叶。果期10月。夏腊梅为耐阴品种,强光下生长不良,而在林荫下、溪水边则生长茂盛。它较耐寒,稍加保护即可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2.
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的地理分布和资源现状及致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野外调查的结果,对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石坑、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蓬顶、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泽子坪和鬼子寨、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老山、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坳、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源头山、湖南城步县奇山和江西大余县石溪的长苞铁杉〔Nothotsuga longibracteata(W.C.Cheng)Hu ex C.N.Page〕居群的生境和生存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苞铁杉的地理分布相对狭窄,多呈零星或小片分布;该种正面临分布区缩小和居群规模下降,甚至濒临灭绝的危险。在长苞铁杉集中分布的这些区域,大多数居群面临生存威胁;各居群的个体数量有较大差异,其中,天宝岩居群最大,长苞铁杉数量达几千株;石溪居群和源头山居群最小,长苞铁杉数量只有几十株。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和本身更新困难是导致长苞铁杉濒危的原因,其中,人类活动影响是长苞铁杉致危的直接原因。根据长苞铁杉生存状况,建议对其伴生的阔叶树进行疏伐,适当开辟林窗,有利于长苞铁杉的更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长苞铁杉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其他非保护区的分布区,也应加大宣传力度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实施迁地保护可以有效保护长苞铁杉这一珍稀树种。  相似文献   
3.
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的年龄结构与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苞铁杉(Nothotsuga longibracteata)是我国特有的古老孑遗的单种属植物,对研究松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及古生态、古气候具有重要价值.对福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天然林的群落组成、年龄结构和各年龄级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通过设置60 m x72 m的样方,对样方内所有215株长苞铁杉个体定位并划分为16个年龄段,统计伴生种的种类及数量,用Ripley's K(d)函数对各年龄段个体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伴生种主要为常绿和落叶阔叶树种,不利于长苞铁杉幼苗的更新;该种群经历了3个阶段性的更新期,可能与群落中林窗的形成或周期性的干扰有关;在35 m的半径范围内,长苞铁杉60年以下年龄级个体呈显著的聚集分布,60年以上年龄级个体则变为随机分布,主要是由于长苞铁杉的种子散布和生长特性、种群内和种群间的竞争、种群的自我稀疏过程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