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邱俊杰  熊礼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11):1248-1254, 1261
目的比较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与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女性阴道乳杆菌方法,同时探究不同阴道微生态背景的汉族育龄女性阴道内乳杆菌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方法对260例汉族育龄女性阴道拭子进行阴道微生态分析及乳杆菌的分离培养,根据阴道微生态鉴定结果分为正常组(173例)、中间型细菌性阴道病组(IBV,55例)、细菌性阴道病组(BV,9例)和外阴阴道炎假丝酵母菌病组(VVC,23例),分离乳杆菌并进行纯化培养,纯化的乳杆菌经MALDITOF MS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种方法鉴定的一致率为95.3%。260例标本中149例(57.3%)检出了乳杆菌,共发现17种乳杆菌,检出的乳杆菌分布于5个乳杆菌系统发育群,其中分离出较多的乳杆菌为卷曲乳杆菌(47例)、加氏乳杆菌(38例)、阴道乳杆菌(21例)。正常组116例(67.1%)标本分离出乳杆菌,IBV组19例(34.5%),BV组2例(22.2%),VVC组12例(52.2%)。正常育龄女性与患BV女性乳杆菌种类与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36 0,P<0.000 1),与患VVC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83 0,P=0.160 0)。与其他组相比,正常组育龄女性中分离出卷曲乳杆菌的比例显著高于BV组和VVC组(χ2=4.548 0,P=0.033 0;χ2=5.605 0,P=0.020 0),VVC组育龄女性分离出加氏乳杆菌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组(χ2=5.090 0,P=0.035 0)。结论对比16S rRNA基因测序与MALDITOF MS方法的乳杆菌鉴定结果,除了阴道乳杆菌和人阴道乳杆菌出现不一致的鉴定结果,其余15种乳杆菌鉴定结果一致性均为100%,但基于测序与基于质谱的方法产生的乳杆菌聚类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卷曲乳杆菌可能是反映育龄女性正常阴道微生态的重要标志物,加氏乳杆菌可能与女性VVC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