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应用5’-N-ALP双重染色法观察了裸鼠皮肤及人胃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形态和细微分布.在光镜下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呈5’-N强阳性反应,管壁显示明显的棕色或深棕色,而毛细血管、血管的ALP呈强阳性,管壁呈明显的蓝色.据此可用组化方法将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区别开来.本法能显示呈褐色的毛细淋巴管,特别是呈实性条索状的毛细淋巴管,因而双重染色比HE染色更能客观、准确地显示毛细淋巴管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胃癌及胃壁组织内淋巴管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次用5′-Nase-ALP双重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20例胃癌组织和癌旁胃壁组织内淋巴管的细微分布。在光镜下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5′-Nase染色强阳性,管壁显示明显的棕色或深棕色,而毛细血管和血管的ALP反应显示强阳性,管壁呈明显的蓝色。据此可将淋巴管、血管区别开来、本研究发现胃癌组织内有较多的淋巴管、毛细淋巴管以及较多的棕色实性条状组织,这些条状物可能是新生的毛细淋巴管。上述结果为研究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分布及胃癌淋巴道转移,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