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将感染肉孢子虫的牛肉喂给4条犬和4只猫,分别于9—11天和8—9天从粪中检出孢子囊,其感染分别持续28—37天和28—34天。对照犬猫粪中一直未查出孢子囊。感染犬猫粪中的孢子囊均为椭圆形,无色,内有4个子孢子和不规则颗粒性残体,其大小分别为15.44×10.09μm和12.12×7.68μm。用感染犬粪中的新鲜孢子囊接种另2条健犬,粪检未见孢子囊。对感染清除后的2条犬再次接种包囊,发生了与初次接种类似的感染过程。结果表明,感染东北黄牛的肉孢子虫至少2种,牛犬肉孢子虫(Sarcocystis bovicanis)和牛猫肉孢子虫(Sarcocystis bovifelis)。  相似文献   
2.
从自然感染捻转血矛线虫绵羊的真胃内采集生活成虫,应用扫描电镜对其头部、口囊及齿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摄影。该虫体口孔为不正六边形,口缘有6个乳突,矛形齿从食道偏斗背面前部长出,口囊底部凸凹不平。  相似文献   
3.
森林革蜱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革蜱(Devmacentor silvarum)是家畜的重要体外寄生虫,常常使动物遭受很大的危害,而且还能传播人畜的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据文献记载能传播布氏杆菌病、斑疹伤寒、土拉伦斯、牛羊口蹄疫和家畜血孢子虫病等,危害甚大。 为了有效地防制疾病,我们1963—1964年于吉林省马焦虫病流行地区,对森林革蜱生物学进行了现地观察和实验室的培育工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63年6月间,在吉林省辉南县第三鹿场发现一头成年梅花公鹿,产于1959年5月,迄今四龄尚未生长茸角。在去年的配种季节里也无追逐母鹿现象,亦无斗偶表现。与一般成年公鹿大小基本相近,外部有阴茎,惟看不见睾丸。经解剖观察,测得阴茎长18.2厘米,直径0.98厘米。睾丸为蚕豆形,左长1.28厘米,中央部直径0.68厘米。右长  相似文献   
5.
草原上的吸血昆虫虻、蚊、蚋,对牲畜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了牲畜的抓膘、保膘、安全越冬、保胎、仔畜的成活以及毛、乳、肉的数量和质量等。有的蚊、虻亦是人、畜重要传染病的媒介或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威胁着人畜的安全与健康。为了促进边疆牧区生产的发展,确保人畜的健康,我们开展了草原飞机灭虫工作,取得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