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1.
军事医学科学院应用生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回顾了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以来在应用生理学研究领域所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军事医学科学院在应用生理学基础研究方面,先后发现了藏族人适应高原的部分分子机制、脑红蛋白抗低氧生物学作用、冷习服形成过程中微循环和免疫功能变化规律、热衰竭病理学变化机制和致热习服因子,确定了中国成年人蛋白质、维生素A,B1,B2,C的需要量,发现了维生素A营养状况与视网膜盲点大小的关系;在应用生理学应用研究方面,研制了治疗高原病的埃他卡林、复方党参和高原轻便加压舱以及促进冻伤康复的乳膏和相关治疗技术,提出了热环境军事作业人员的水盐需要量及其补给方法、热环境劳动的安全上限、耐受上限和耐受极限值,合成了长效维生素B1,B2和稳定性维生素C,开发出中国第一代结晶氨基酸注射液.上述研究成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卫勤保障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同时也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赵小玲  刘益平  李亮  蒋小松  杜华锐  朱庆 《遗传》2007,29(12):1483-1483―1490
对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Related Protein, ADFP)基因的外显子进行SNPs 检测, 探讨其作为鸡脂肪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实验以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和大恒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培育的优质肉鸡新品系为素材, 采用PCR-SSCP的方法进行SNPs 检测和基因型的分析。结果找到3个SNPs位点: 4 079位由A→T(位点A)、4 843位由C→T(位点B)和7 070位由A→G(位点C)。单位点基因型对屠宰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表明, 位点A的基因型对腿肌率、腹脂重、腹脂率和肌内脂肪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 < 0.05), 位点B的基因型对活重和屠体重均有显著性影响(P < 0.05), 位点C的基因型对胸肌重和肌内脂肪含量有显著性影响(P < 0.05), 对胸肌率有极显著性影响(P < 0.01)。初步推断ADFP基因可能是影响鸡脂肪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 推测可以利用多态位点A和C对鸡腹脂重、腹脂率和肌内脂肪含量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核糖体展示人源抗狂犬病毒单链抗体(scFv)库,筛选制备特异抗狂犬病毒糖蛋白(RVGp)的稳定性人源抗体.应用核糖体抗体库技术,从经狂犬病毒Vero疫苗免疫的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分离、构建核糖体展示scFv基因库.体外转录翻译后,以RVGp重组蛋白作筛选抗原,采用亲和富集法淘选RVGp特异性scFv抗体基因.在原核系统pET22b(+)/BL21(DE3)中实现scFv抗体片段的可溶性表达,ELISA鉴定阳性克隆.然后对筛选的scFv进行稳定性改构,构建VH-Lc-VK稳定性抗体,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成功构建了库容量约为6.2×1012的核糖体展示scFv抗体基因库.在180个筛选克隆中,克隆RB24、RB71、RB109和RB156显示出较高的ELISA值,其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它们是全新的人源抗RVGp抗体.改构后的抗RVGp VH-Lc-VK抗体的稳定性明显改进,可特异识别RVGp并有效中和狂犬病毒,抑制狂犬病毒对靶细胞的感染.以上结果表明,人源抗RVGp特异性抗体的获得,为狂犬病的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将为其他人源抗体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生态调节剂金双歧片与肯特令散(有效成分为双八面体蒙脱石)在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RAP)中的疗效。方法172例RAP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7例给予口服金双歧片,剂量3~6岁1片/次,6~13岁2片/次,每日3次,肯特令散3g,每日3次,解痉药溴化丙胺太林0.5mg/(kg·次);对照组85例仅给予解痉药溴化丙胺太林0.5mg/(kg·次),疗程均为2周,随诊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0例,有效2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3例,无效53例,总有效率37.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应用金双歧片与肯特令散,对治疗小儿RAP有良好的疗效,为临床RAP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人源抗狂犬病毒二硫键稳定性Fv抗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抗狂犬病毒scFv进行稳定性改构 ,纯化制备有活性的人源抗狂犬病毒二硫键稳定性Fv抗体片段 (dsFv) ,然后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将dsFvVH 、VL 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pET22b(+) BL21(DE3)中表达 ,将其包涵体分别在变性缓冲液中溶解 ,稀释后加入折叠缓冲液使其折叠形成有活性的dsFv抗体片段 ,上Ni-NTA柱进行纯化。然后以其亲本scFv作为对照 ,对dsFv的亲和力、稳定性以及体外中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与其母本抗体scFv相比 ,改构后的抗狂犬病毒dsFv保持了对狂犬病毒Vero疫苗的特异性识别能力 ,而且其亲和力明显提高 ;抗狂犬病毒dsFv在血清和BSA中的稳定性有明显的改进 ,而且其热稳定性和抵抗尿素化学变性的能力亦大大改进 ;蚀斑减少中和实验显示 ,抗狂犬病毒dsFv抗体片段能特异中和狂犬病毒 ,阻止狂犬病毒对Vero细胞的吸附 ,抑制狂犬病毒对靶细胞的感染 ,从而导致蚀斑减少甚至消失 ;scFv抗体片段仅可部分抑制蚀斑的形成 ,但不能全部抑制。这为进一步研究抗狂犬病毒dsFv基因工程抗体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在临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抗狂犬病毒单链抗体scFv41,以便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预测临床应用前景。以重组质粒pCANTABscFv41为模板,PCR扩增带NcoI和NotI位点的scFv41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2b( ),酶切鉴定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竞争ELISA检测表达蛋白的特异结合活性。酶切鉴定证实scFv41基因已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l-22b( ),重组表达质粒pET-scFv41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0%。竞争ELISA检测结果表明scFv41表达蛋白可特异抑制抗狂犬病毒IGY与狂犬病毒的特异性结合。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scFv41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保护作用,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