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绵刺属的分布区及其区系地理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绘制了绵刺属新的分布区图。阐明了该属的生态地理分布的基本特征和规律。确定了其区系地理成分为“阿拉善-东戈壁”成分。  相似文献   
2.
绣线菊属二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毛莨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一之 《植物研究》1989,9(1):61-72
本文记载了内蒙古境内毛莨属植物23种、1变,种比1978年出版的"内蒙古植物志"第二卷增加了13种、1变种,其中发现新种2个——R.alaschanicus Y.Z.Zhao和R.int-ramongolicus Y.Z.Zhao,新种组合1个——R.yinshanensis(Y.Z.Zhao)Y.Z.Zhao,内蒙古分布新记录4个——R.popovii Ovcz.、R.brotherusii Freyn、R.tanguticus(Maxim.)Ovcz、R.submarginatus Ovcz.。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中部草原区发现天然胡杨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0年夏季,我们在发菜(Nostoc flagellitorme)资源考察中,根据当地收民和林业干部提供的线索,在内蒙古高原中部四子王旗锡拉木伦河下游的哈沙图查干淖尔附近,发现两片天然胡杨(Populus euphratica——P.diversifolia)林,共120多株,面积约8亩。位置在东经111度15分,北纬42度50分。属于草原区荒漠草原带。分布点的降水量在150-200毫米之间,年均温4℃左右,≥10℃的积温在2700℃左右。  相似文献   
5.
卷叶锦鸡儿——锦鸡儿属(豆科)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产于蒙古、内蒙古、宁夏和甘肃的锦鸡儿属(豆科)一新种--卷叶锦鸡儿。该种因叶轴全部宿存,荚果里外均被毛,植株垫状而与Caragana tibetica Kom.相近,但因小叶内卷,管状,横切面呈"O"形,翼瓣耳圆钝而不同。  相似文献   
6.
脓疮草复合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和移栽实验观测,对脓疮草复合体(Panzerian lanata complex)居群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浓疮草复合体居群在生活史方面无明显差异,移栽的10个复合体居群生活史十分 相似:脓疮草复合本的花量大,花期可达3个月左右,花为雌雄异熟,以异花授粉为主,自交(同株异花授粉)亲合;叶裂程度、花萼裂片宽窄等性状,在天然居群中是连续变化的,而且移栽后可逆性较大,性状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绣线菊属二新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铁娟  赵一之 《植物研究》2000,20(4):361-364
灌木,高约1m。枝条圆柱形,褐色,具灰色条状剥落的树皮;幼枝褐色或紫褐色,密被短柔毛;冬芽卵形,先端急尖或钝,具数枚褐色鳞片,外面被短柔毛。叶倒卵形或矩圆形,长6~24mm,宽3~12m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或狭楔形,全缘或先端具3~7齿,上面疏被短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羽状脉上面凹陷,下面凸起;叶柄长1~2mm,密被短柔毛。  相似文献   
8.
关于蒙古绣线菊毛枝变种及回折绣线菊的学名订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一之  王铁娟 《植物研究》2000,20(3):257-259
支持将蒙古绣线菊毛枝变种提升为种的等级且于宁夏绣线菊同种,但其合法学名应为Spiraea tomentulosa(Yu)Y.Z.Zhao。与此同时,本文发现了真正的蒙古绣线菊的毛枝变种--S. mongolica Maxim.var.pubescens Y.Z.Zhao et T.J.Wang。  相似文献   
9.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的分支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萨仁  赵一之 《植物研究》2001,21(1):18-23
以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为对象, 应用徐克学的最大同步法, 探讨了蒙古高原岩黄芪属(豆科)植物的系统演化, 并根据分支分类结果对蒙古高原岩黄芪属进行了系统学处理。作者首次将蒙古高原岩黄芪属分为岩黄芪亚属、半灌木岩黄芪亚属(新拟)和无刺岩黄芪组、丛枝岩黄芪组、无茎岩黄芪组、半灌木岩黄芪组等4 个组。本文对蒙古高原岩黄芪组的划分符合苏联植物志(1945)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