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大鼠妊娠期高果糖膳食对子代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正常饮食的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与雌性大鼠进行合笼,孕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剂量果糖组、高剂量果糖组、超高剂量果糖组和超高剂量蔗糖组,孕期每日分别给予2mL蒸馏水、2g/kg、6g/kg、18g/kg的果糖溶液以及18g/kg的蔗糖溶液灌胃,连续干预直至分娩,娩出仔鼠基础饲料喂养,并称量仔鼠体质量、检测空腹血糖。于第8周末检测空腹血糖、进行OGTT试验。于次日禁食12h后处死子代大鼠,麻醉、取血,测量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孕期连续干预后,娩出仔鼠出生体重:高剂量果糖组、超高剂量果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高剂量果糖组娩出仔鼠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GTT试验:在30min处,高剂量果糖组、超高剂量果糖组以及超高剂量蔗糖组血糖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剂量果糖组(P<0.05),在120min处,高剂量果糖组、超高剂量果糖组及超高剂量蔗糖组血糖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剂量果糖组、超高剂量果糖组及超高剂量蔗糖组的血清胰岛素含量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剂量果糖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果糖膳食会增加子代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利用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为絮凝剂去除抗生素发酵液中的菌体,结果表明:发酵液pH值、絮凝剂用量是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最佳絮凝条件为pH7.0,絮凝剂用量0.4g/L,温度30℃,此时菌体絮凝率(FR%)可达70%以上。经絮凝预处理后,滤速为处理前的2.5倍,发酵液的效价由700 U/mL提高到860 U/mL。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和预后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就诊的90例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统计两组的血清AFP、CEA水平及阳性率,比较不同TNM分期肝癌患者的血清AFP和CEA水平。分析肝癌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以及血清AFP和CEA水平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肝癌组血清AFP、CEA水平及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Ⅳ期血清AFP和CEA水平最高,其次Ⅲ期,Ⅱ期次之,Ⅰ期最低(P0.05)。血清AFP、CEA阳性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血清AFP、CEA阴性患者(P0.05),血清AFP、CEA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肝癌患者的血清AFP和CEA水平升高,并随TNM分期增加而上调。血清AFP阳性以及CEA阳性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下降,血清AFP联合血清CEA检测在肝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风向因素对转基因抗虫棉花基因漂移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家林  贺娟  牛建群  张青文  刘小侠 《生态学报》2013,33(21):6803-6812
在转基因作物获准进行环境释放并实行大面积商品化推广的同时,基因漂移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本研究以含有双价抗虫基因(Bt/CpTI)的转基因棉花SGK321为花粉供体材料,以常规非转基因棉花品种石远321、中棉35、吉扎1号为花粉受体材料,在温室中人工创造定向风和非定向风条件,应用PCR与蛋白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外源基因发生基因漂移的效率。结果表明:随着与转基因棉花SGK321距离的增加,外源基因转移至非转基因棉花的基因漂移频率呈现波动性变化。在定向风处理中,基因漂移频率在距离转基因棉花6.4 m处达到峰值33.33%,在测定范围内基因漂移最远距离为25.6 m;而在非定向风处理中,基因漂移频率在距离转基因棉花12.8 m处达到峰值36.67%,在测定范围内基因漂移最远距离为36 m。非定向风可显著提高转移至海岛棉吉扎1号的基因漂移频率。外源基因从SGK321转移至其非转基因亲本石远321的基因漂移频率显著高于转移至陆地棉中棉35和海岛棉吉扎1号的漂移频率。本研究可为转基因棉花的生态安全性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槟榔碱对3T3-L1脂肪细胞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鸡尾酒"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随后用不同浓度的槟榔碱(0、25、50、100 μmol/L)处理成熟脂肪细胞72 h。72 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油红O染色观察胞浆内脂滴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脂肪酸合成酶(FAS)、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蛋白表达。结果:诱导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胞浆内可见大量脂滴;MTT显示:0~100 μmol/L槟榔碱对脂肪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油红O染色后脂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槟榔碱能减少成熟脂肪细胞中脂质含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0 μmol/L组(对照组)相比,槟榔碱可显著降低脂肪细胞内FAS的蛋白表达,增加ATGL和HSL的蛋白表达;其中以50 μmol/L组最为显著。结论:槟榔碱使脂肪细胞脂解增强,可能与降低脂质合成关键酶FAS的表达,增加脂质分解代谢关键酶ATGL和HS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期高果糖摄入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胎盘血管因子对其影响的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与正常饮食雄性大鼠进行交配,孕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对照组、正常剂量果糖组、高剂量果糖组、高剂量蔗糖组和超高剂量果糖组,在孕期分别给予1mL去离子水、1.6g/kg、4.8g/kg、4.5g/kg和8.0g/kg的果糖水和蔗糖水灌胃,连续干预3w,于第3w末处死孕鼠,麻醉、取血并剖取胎鼠,检查胎鼠的一般状况、着床、死胎、吸收胎、外观畸形等,制作子代内脏和骨骼标本,观察内脏和骨骼的情况;称量胎重和胎盘重,观察各组间胎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对孕鼠连续进行3w的果糖干预后,超高剂量果糖组子代出生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果糖组、高剂量蔗糖组和超高剂量果糖组子代与对照组和正常剂量果糖组相比,死胎数和吸收胎数显著增加(P<0.05);但各组子代并没有发生骨骼畸形和内脏出血。超高剂量果糖组胎盘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果糖组、高剂量蔗糖组和超高剂量果糖组胎盘中VEGF和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正常剂量果糖组(P<0.05);胎盘中sFl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剂量果糖组(P<0.05)。结论:孕期高果糖摄入可增加子代发生死胎和吸收胎等不良结局的风险,胎盘中VEGF、NO的水平降低和sFlt-1水平增高可能是导致子代发生不良结局的原因,具体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本实验室保存的ATCC 4356菌株进行温度梯度诱变,从而获得1株耐高温乳酸菌。方法采用温度梯度方法诱变菌株;通过革兰染色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诱变前后菌株革兰染色特性和形态及表面结构的变化;通过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判断诱变前后菌株是否发生种属变化。结果在45~60℃诱变过程中,随温度升高传代次数递增,但最终均能成功驯化和稳定传代。驯化前后菌株在产酸能力、形态特征、革兰染色和生理生化特性方面无显著性变化,表明该诱导菌株未发生种属变化;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诱导前后菌株表面形态存在差异。结论温度梯度诱变技术能够成功驯化耐60℃高温乳酸菌,从而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凹项藻提取物(Laurenciaterpenoid extract,LET)对接种H22细胞小鼠的肿瘤生长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10只,组),即模型组、LET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d-1)、环磷酰胺组(CTX对照组).各组小鼠左前腋下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第二天除模型组外,其余4组分别以不同剂量的LET、CTX灌胃,于15天后处死,完整剥离出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组织中VEGF、PCNA的表达.结果:LET低、中、高剂量组小鼠H22肿瘤质量增长均较模型组缓慢(P<0.05),抑瘤率分别为27.5%、34.9%、41.4%;同时LET中、高剂量组VEGF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低剂量组未见明显变化,但LET各剂量组PCNA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LET各剂量组可以抑制小鼠H22肿瘤的生长,具有较高的抑瘤活性,且中、高剂量组能抑制VEGF的表达(P<0.05),低、中、高剂量组能抑制PCNA的表达(P<0.05).LET对肿瘤组织VEGF、PCNA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H22肿瘤及抗血管生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