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处理春麦合子上化学诱变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在1947年Auerbach在利用芥子剂诱发果蝇突变的研究中,即发现有突变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嵌合现象(mosaicism)。显然,在个体发育中,携带有突变细胞的个体,其所产生的子代,则未必是由突变细胞发育而成。因此在突变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乃存在有筛选竞争关系。如果人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排除突变细胞被淘汰的作用,那么,在突变育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新制癌菌素(NCS)能诱发植物染色体畸变,同时观察了利用咖啡因后处理对NCS、PYM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影响,研究了PYM切断DNA断头的性质。结果表明,NCS切割DNA产生3'-羟基末端和3'-磷酸末端;咖啡因能封闭3'-羟基末端抑制DNA的修复,从而提高诱变频率。PYM加咖啡因后处理,其染色体畸变频率与PYM单独处理无明显差异。说明PYM切断DNA所得到的产物,不是3'-羟基末端,而是3'-磷酸末端。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利用亚硝基乙基脲(NEU)处理及附加博莱霉素(Bleomycin,简写为BL)后处理对蚕豆幼根诱发染色体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后处理诱发染色体畸变数量显著的高于NEU单独的处理,它们占有的百分率分别为20.4%及35.4%。这种表现被认为是基于连接酶通过BL的抑制而失活。由NEU所诱发的染色体初级断裂不能为连接酶所修复。反之,当NEU处理的浓度较高时,附加BL后处理对提高畸变率的效果则不复存在。后一现象归之于连接酶受到诱变剂的损伤。 有关BL后处理在高等植物上的遗传学效果将另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平阳霉素是我国研制的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平阳霉素的主核和博莱霉素A_2组分的主核相同,但两者的末端胺体迥异。本实验所用平阳霉素是华北制药厂的赠品,作者借此表示感谢。 将蚕豆干种子浸水24小时,在24—26℃下发芽48小时,胚根长达0.6—0.8cm时以平阳  相似文献   
5.
干燥处理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多倍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4年在细胞学试验中,曾偶然发现蚕豆种子在幼根生长期间缺水,则有诱发根尖形成瘤肿的现象。于是我们进行了“干燥处理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多倍体化”的试验。先将种子放入湿沙中发芽,当幼根生长到1.5厘米时,将已发芽的种子埋入干沙中处理24小时,然后再放入湿沙内继续生长24小时,使幼根生长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6.
1978年我们曾在《遗传学报》上发表了“博莱霉素对提高亚硝基乙基脲(NEU)诱变效应”一文,为了验证这一方法在遗传效应上的影响,于1976年起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 试验材料为春小麦Tanori品种。在诱变剂上我们选用甲基磺骏乙酯(EMS)来代替在前一试验中所应用的NEU。EMS溶液以0.01M磷酸盐缓冲液(pH7)配制。浓度为0.2及0.3%(V/V)。博莱霉素(BL)溶液直接用蒸馏水配制,浓度为0.5、1及2μg/ml。春麦种子在处理前先用蒸馏水浸8小时;然后以EMS溶液处理24小时。处理后水洗。BL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