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新鲜大黄鱼感官、化学、微生物品质和细菌菌群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细菌总数为5.51±0.25log10cfu/g,挥发性盐基氮为7.84±2.25mg/100g。分离获得279株细菌,84.2%是革兰氏阴性菌,少量革兰氏阳性菌被检出(6.1%)。优势菌群是肠杆菌科(14.7%)、气单胞菌属(12.5%)、不动杆菌属(11.5%)、摩氏杆菌属(11.1%),并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假单胞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其他细菌。肠杆菌科出现较多,表明大黄鱼细菌污染主要来自养殖海区,受非原有菌污染较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对新鲜大黄鱼感官、化学、微生物品质和细菌菌群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细菌总数为5.51±0.25log10cfu/g,挥发性盐基氮为7.84±2.25mg/100g。分离获得279株细菌,84.2%是革兰氏阴性菌,少量革兰氏阳性菌被检出(6.1%)。优势菌群是肠杆菌科(14.7%)、气单胞菌属(12.5%)、不动杆菌属(11.5%)、摩氏杆菌属(11.1%),并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假单胞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其他细菌。肠杆菌科出现较多,表明大黄鱼细菌污染主要来自养殖海区,受非原有菌污染较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