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花椒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述近年我国花椒属中药花椒和椒目等中化学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检索系统收集、分析、整理和总结,并提己见。结果:一是近年以花椒和椒目为主的花椒属中药和天然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效学研究已有部分报道,并且已经受到医药研究界关注。二是花椒和椒目主要含挥发油、萜类(芳樟醇和柠檬烯为主)、氨基酸、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而研究较为深入的挥发油中主要含28%-33%α-亚麻酸和29%-35%亚油酸。三是花椒和椒目的主要活性物质是挥发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等,其主要药效作用是降血压和降血脂、抗菌、抗炎、抗溃疡、杀虫等。结论:以花椒和椒目为主的花椒属植物中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类挥发油、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对于人类心脑血管、皮肤病和感染性等疾病具有显著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花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花椒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对部分细菌、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①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椒中挥发油并进行GC/MS分析;②K-B纸片扩散法和浓度稀释法测试6种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枯草杆菌ATCC6633、白色假丝酵母菌ATCC90028、近平滑假丝酵母菌ATCC22019)体外抑菌活性.结果:①GC/Ms法分离出80余个峰,鉴定出81种物质,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其相对百分含量;其中5种化合物已占到总量的60%以上,分别为桉树脑15.64%、4-萜品醇15.60%、D-柠檬油精13.72%、β-月桂烯10.20%、α-蒎烯4.03%.②花椒挥发油除对铜绿假单胞菌抑菌活性不明显外,对其它5种菌株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①花椒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复杂,其中含量超过5%的成分仅4种且最高含量小于16%.②花椒挥发油具有明显体外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椒目仁油的成分及探讨其对家兔高血脂模型的影响;方法:①采用GC-MS分析椒目仁油的成分;②建立家兔高血脂模型后,以CH、TG、HDL-C及血液粘度为检测指标,比较椒目仁油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果:①椒目仁油的主要成分是α-亚麻酸酯与亚油酸等,总相对含量为71.34%;②每个椒目仁油组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均能明显降低CH(P〈0.01)、TG(P〈0.01)、血液粘度(P〈0.01)以及明显升高HDL-C(P〈0.01),其剂量效果是椒目仁油25mg/kg组〈50mg/kg组〈100mg/kg组,其时间效果是用药后第2周〈第4周〈第6周;结论:椒目仁油调节血脂的作用主要依赖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即α-亚麻酸与亚油酸,其调节血脂的效果随着椒目仁油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加强。  相似文献   
4.
椒目仁油的成分分析及对家兔高血脂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椒目仁油的成分及探讨其对家兔高血脂模型的影响;方法:①采用GC-MS分析椒目仁油的成分;②建立家兔高血脂模型后,以CH、TG、HDL-C及血液粘度为检测指标,比较椒目仁油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果:①椒目仁油的主要成分是α-亚麻酸酯与亚油酸等,总相对含量为71.34%;②每个椒目仁油组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均能明显降低CH(P<0.01)、TG(P<0.01)、血液粘度(P<0.01)以及明显升高HDL-C(P<0.01),其剂量效果是椒目仁油25mg/kg组<50mg/kg组<100mg/kg组,其时间效果是用药后第2周<第4周<第6周;结论:椒目仁油调节血脂的作用主要依赖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即α-亚麻酸与亚油酸,其调节血脂的效果随着椒目仁油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加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